农产品附加值低,卖不起价,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乡村产业发展的中心因素。农产品加工业是柴桑区“十四五”发展的重头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核心支点,通过在加工业上做文章,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推动柴桑区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全区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达27家,基本覆盖了稻米、水稻种业、油料(油茶)、蔬菜、果业、食用菌、生猪、家禽、牛羊、饲料、水产、茶叶、中药材等所有农业产业。柴桑区通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促乡村振兴高效发展。2021年,柴桑区建设的5000吨冷冻面团产品加工技改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带动农户数从1410户增加至6000户,人均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以柴桑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有机灵芝全产业链可视工厂为典型,着力建设集种植生产、精深加工、科技研究、质量检测、产品销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仙客来灵芝产业从基地建设到规模化加工、再到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消费习惯造就培育了仙客来灵芝品牌,具有深厚的市场基础,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为加速推进种、养、加各业发展,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给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柴桑区针对各乡(镇)、村和经营主体,以及生产加工企业的实际,积极帮助研究制定以创建优质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畜禽养殖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的工作发展规划,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各乡镇、企业的资源、人才、地理、产业优势,因势利导,采取产业典型引带,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等多种有效措施,全力推进柴桑产业项目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