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锡盟高素质农牧民农机手(汉授)培训班迎来“开春第一课”,第二阶段实践教学如期开展。根据培训班教学安排,第一阶段理论培训已于去年12月底完成,123名学员完成了农机装备使用维修和故障排除、机收减损、先进适用新型农业机械、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操作规程、道路及农业机械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让大家将课上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提升机手关键环节操作水平和作业质量,本次专门安排在春耕备耕前组织开展线下实训实操,学员们从太仆寺旗和正镶白旗等地赶来参加培训。锡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陈绍恒副主任、太仆寺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林国东主任先后进行开班动员讲话和指导。
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各环节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广大农机手特别是专业农机手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其素质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本次培训技术讲师包括盟、旗县两级推广机构农机专业中、高级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通过实用性技术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机手机械化作业水平,为粮食减损增产、农业节本增效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本次培训历时三天,主要以实训为主,并安排拖拉机驾驶员考试。对完成线上培训学时数,并且理论考试、场地驾驶技能考试、挂接农机具和道路驾驶技能考试成绩达到拖拉机驾驶证考试合格标准的学员颁发拖拉机(G1)驾驶证,同时颁发本次高素质农牧民培训证书,实行双认证制度,充实我盟专业农机手队伍,提高全盟农业机械化水平。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