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22年全市各级农业执法部门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整治行动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查办的主抓手、硬任务,以蔬菜、禽蛋、禽肉、水产品等农产品为关注重点,严格按照“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四个最严”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专项行动,精准围绕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超范围超剂量用药、生产记录不规范等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市各级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和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全年共办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120件,全面高质量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一是强化调查研究,精准分析全市产品质量安全案件办理重点。为压紧压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工作责任,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专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调研,专门组织召开工作会议2次,重点分析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研究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违法行为。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梳理、研判,决定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超范围超剂量用药、生产记录不规范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热点难点和突出问题作为案件查处的重点和方向,要求各地以问题为导向,以案源为重点,积极排查线索,仔细收集证据,确保规范有效办理案件。同时,执法监督局建立农产品质量案件推进例会制度,召开例会8次,研讨各地农产品案件办理情况。每周定期发布《关于通报食用农产品案件查办情况的函》,推动各县(市、区)农产品质量案件的办理,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案件的质量。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有力有序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巡查检查。全市农业执法机构以“春节”、“五一”、“十一”及“元旦”为全年执法检查重点时间节点,组织全市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节前”检查。通过分组行动、市县联合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随机选取农产品生产主体。执法人员重点对农产品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台账、农业投入品标签、农产品用药间隔期制度执行等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为切实保障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奠定坚实基础。执法人员坚持“执法”“普法”相结合,执法同时向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发放明白纸,宣传材料等1000余份。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生产记录不全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指出并给予整改意见。
三是坚持检打联动,高效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根据2022年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任务要求,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统筹组织开展全市农业执法机构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工作,通过现场查看、田间采样、现场制样、封存样品、签字盖章等规范流程进行监督抽查,确保抽检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代表性。据统计,全市全完成省、市、县三级农产品监督抽检共617批次,其中合格产品605批次,合格率为98.1%,对不合格产品已全部依法立案办理,处置率达100%。监督抽查工作从农产品生产源头发现问题,有效阻断不合格农产品流入销售环节。
四是加大查办力度,依法依规办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根据农产品案件的特点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量投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提高监督抽检效能。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组织全市农业执法机构,紧盯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对辖区生产经营主体资质、台账建立及制度落实情况进行重点巡查检查,对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坚持“应立尽立”,依法立案办理,一查到底。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专项督查制度,组成督查组,定期分赴各县(市、区)进行督导,及时跟踪案件办理情况。全市各级农业执法机构通过检查发现、抽检结果通报、群众举报等多途径广泛收集违法线索,对核查确有违法行为的,均依法进行了查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供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