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是动物产品消费旺季,活畜禽调运频繁,同时温度低、寒潮多,畜禽容易应激、抗病力下降,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加大。巴州区强化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扎实做好冬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维护畜牧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生物安全。
  一、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排查。组织疫控中心对规模养殖场、生猪屠宰场、畜禽及肉品交易市场、候鸟迁飞栖息地等重点环节、关键场所全面开展非洲猪瘟、高致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组织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对辖区内的养殖场户开展非洲猪瘟和禽流感的排查。目前,乡镇组织村组干部开展的疫情排查未发现畜禽突然死亡和大量死亡的病例,区疫控中心对已采集的非洲猪瘟、禽流感监测样品488份样品进行病原核酸检测,未发现核酸阳性样品。
  二、加大免疫效果评估。对2022年秋季动物集中免疫病种的免疫效价进行评估,乡镇送样880份、区级抽查采样300份,区兽医实验室进行了免疫效价评估,全区猪瘟、猪口蹄疫、牛羊口蹄疫、羊小反刍兽疫、禽流感的群体抗体水平分别为85.4%、90.45%、94%、100%、80.4%。对强制免疫病种免疫不到位、免疫抗体不合格的乡镇和场户,责令立即组织强制补免;对非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抗体不合格的,指导养殖企业进行补免。
  三、严格活畜禽调运监管。严格执行产地检疫、调运监管、落地报告等监管措施,全面实施畜禽运输车辆、人员备案制度和运载工具清洗消毒制度,禁止重大动物疫情高风险区的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入我区。监管仔猪“点对点”调运8场次3500头仔猪,全面落实了非洲猪瘟检测和实行指定通道通行制度。对无检疫证明、无非洲猪瘟检测报告和不执行指定通道通行的动物运输行为,由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依法查处。
  四、做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落实监测、洗消、泔水管控、无害化处理、检疫和调运监管等全链条常态化防控措施,强化非洲猪瘟网格化排查,严防外疫传入,严防疫情反弹。宣传指导和督促养殖场户认真落实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防控措施的自查自检,精确细致做好消毒工作和养殖场户的生物安全措施。对发现的疫情要及时报告和按照对应的处置规范或技术方案进行科学处置。
  五、扎实做好禽流感的防控。巴州区处于省际候鸟迁徙带上,加之水网密集以及禽肉及活禽的运输频繁,及时开展禽流感的监测和排查,做好禽流感免疫效价评估不合格的区域全面开展禽流感的强制免疫,鼓励规模养殖场、林下养殖区、水网密集区养禽农户要做好禽流感的加强免疫。指导和宣传相关从业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以免发生人感染禽流感事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