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午,我市召开2022年农业农村系统工作总结暨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会,市政府刘云梅副市长、唐国伟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市农业农村局系统、直属单位、下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各镇街分管农业农村工作领导、镇街农业农村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参会。会议由唐国伟副秘书长主持,并设市主会场及多个分会场。
会议首先播放了全市2022年度农业农村工作情况汇报片,动态展示过去一年全市“三农”工作主要成果。大涌、黄圃、南朗、三乡、民众等五个镇街分别就粮食生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养殖池塘尾水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五项重点工作作典型发言和经验介绍。
市农业农村局陈永华局长对我市2022年“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总结。指出,过去一年,我们狠抓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粮食生产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累计建设特色精品示范村27个、美丽宜居示范村80个,高质量打造“香山古韵”“岐水流芳”两大主题乡村振兴示范带;壮大精品花木、优质水产、绿色蔬菜、特色水果等优势产业,打造5大区域公用品牌,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和中国(中山)花木产业大会;完成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项目2万亩,港口镇万华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荣获首批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称号;有序推进东西部协作,协议指标全面完成,稳步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农业领域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红火蚁防控考核获得全省第二的好成绩;打造“农安先锋”“党建引领·科技兴农”等特色党建品牌,落实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陈永华局长强调,2023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污染防治、农村综合改革、对外帮扶振兴、农业安全生产、党建促“三农”发展等工作,以农业农村发展的丰硕成果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市政府刘云梅副市长对抓好2023年农业农村工作和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进行动员部署。指出,过去一年,全市各级“三农”干部直面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勇于担当、攻坚克难,2022年“三农”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她强调,一要统一思想聚共识,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行动自觉。要深刻理解农业农村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的重要保障,必须切实抓细抓实。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紧盯目标任务,以改革突破、创新闯路,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三农”贡献。
二要突出目标抓落实,系统推进“三农”领域重点工作任务。要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助力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铁碗治理人居环境突出问题,确保农村实现常态干净整洁。要持之以恒抓好粮食生产,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预制菜产业。要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强农房风貌管控,充分挖掘中山乡村民俗文化。要鼓励多种方式盘活集体资产,总结推广农综改经验,落实村集体提留政策。要通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我管理,健全“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要加强返贫预警监测,持续落实帮扶机制,巩固消费协作成果。
三要统筹协调强保障,确保“三农”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进一步健全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充分运用“打擂台、大比武”等评比形式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三农”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围绕粮食生产、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重大任务出台部门、镇街工作清单,加强“三农”干部培训,形成衔接顺畅、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要切实抓好巡查、审计及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层层压实责任,通过举一反三、分类施策、深挖根源,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