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1月30日怀化日报1版)
春华秋实又一载。
刚刚过去的2022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迈出坚实步伐,交出了一张靓丽答卷:
——粮食生产任务全面完成,怀化市为全省4个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市州之一;
——怀化市获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靖州县获评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鹤城区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怀化市、洪江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和沅陵县禁捕退捕工作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扬,市本级实现零的突破;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7%、7.1%,增速分别全省排名第7位、第6位。农产品加工产值同比增长7.55%,高于全省0.45个百分点。
…………
成绩的背后,是全市农业农村人的扎根沃土、勇挑重担、积极作为的生动缩影。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农业农村厅的精心指导下,市农业农村局紧紧围绕市委六届三次、四次全会的决策部署,抢抓历史机遇、奋起二次创业,聚焦“五新四城”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绘就山乡巨变新画卷,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筑牢三农压舱石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新贡献。完成粮食面积464.65万亩,超过省下达任务3.05万亩,完成100.7%;粮食产量193.64万吨,超过省下达任务0.14万吨,完成100.07%。水稻、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72.7%、54.93%,芷江县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12个乡镇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治理耕地抛荒8.29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4.55万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22万头以上,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9万亩,油菜播面20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20万亩。
打好产业优势牌
乡村要振兴,农业产业需先行。
过去一年,我市乡村产业取得新发展。现代中药种植加工产业链、种业及粮食加工产业链、水果产业链、现代畜牧业产业链、油茶及其他油料加工产业链纳入5+N现代化产业新体系13条产业链。
中药材种植新增21万亩,杂交水稻制种12.44万亩,柑橘品改12.8万亩,鹤城区、洪江市、麻阳、沅陵等4个县分别入列中药材、柑橘、茶叶国家产业集群县。沅陵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茶叶百强县。新晃获评中国“黄精之乡”。中方县入列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4家、省百企培育项目10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省级示范合作社26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9家。市农林发展投资集团着力组建,国家农科园安江核心区加快建设。8种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推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行政村达74%。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创新,发放乡村振兴“共享贷” 2.2亿元,脱贫群众小额信贷累计投放6.88亿元。
服务怀化国际际港迈出新步伐。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全力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大力发展临港农业产业,推动更多怀化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走俏世界,成功举办中国(怀化)—东盟绿色农产品对接会,“怀乡怀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有力推进,开行农产品东盟专列,带动货物出境13.4万吨、货值7亿余元。
美丽乡村换新颜
看山,满眼苍翠;望水,碧波如静;进村,别致雅静……游走在五溪大地,美丽的村庄如诗如画呈现在眼前。
我市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坚持治垃圾、治水、治厕、治房、治乡风“五治”并举,全面实施十大行动,去年以来,治理农村黑污水体1992处,完成农村户厕改造64807个,依法拆除农村废弃杂屋17375处,“八整洁”标准村庄694个,打造微景观9546个,创建美丽乡镇40个、美丽村庄421个、美丽团寨1516个、美丽庭院23903个,农村人居环境群众满意度达97.69%,全省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在怀化召开。
作风建设展形象
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扎实推进“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专项活动,“千名干部下田间地头防旱抗旱保丰收”活动成果丰硕,清廉机关建设全面推进,两名干部分别获评“闯创干”型干部、“百企万众评科长”活动“优秀科长”。市农业农村局荣获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等工作全市优秀单位;农机工作、农民素质教育等工作荣获全省先进单位;畜牧水产、农业综合服务、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农村改革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号角已经吹响。今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市“两会”和市委六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坚持大抓实体、大兴产业,奋发图强拼一回、真刀真枪干一场,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两项底线工作,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工作,着力绘就山乡巨变新画卷,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怀化作出积极贡献。(记者黄莎 通讯员 叶真龙)
原文链接:http://www.huaihua.gov.cn/nyncj/c108769/202301/0e48a8dea86b40c68b6e6c8caba2e20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