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朝天区:冬闲时节种香菇 乡村振兴蓄动能

朝天区:冬闲时节种香菇 乡村振兴蓄动能

发布时间:2023-01-07 作者:佚名 来源: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广元新闻网讯(冉金鹭 杨明春)小寒时节,越冬作物种植、冬管等农事活动愈加繁忙。1月4日,走进朝天区云雾山镇花石村食用菌产业园,只见四十个标准化香菇大棚整齐排列在连绵的大山中,生产厂房外,二十余名群众正忙着生产香菇菌袋,机声隆隆中,整料、粉渣、浇水、装袋、转运……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我们今年计划生产袋料香菇10万袋,2月中旬就可以全部完成香菇菌袋生产,预计产值能达60余万元,其中,集体经济预计可增收10万元。”花石村党总支副书记任学文告诉记者,去年年初,在国机集团等单位的帮扶下,园区新建了食用菌菌架12000平方米,冷库1处,增设了生产厂房、大型木糠机、蒸汽灶、全自动装袋机、烘干设备、香菇分类机、拌料机等相关配套设施,改造安装了喷水管网,还给所有的食用菌大棚加装了自动遮阴网。

  “这些设备不仅能够加快生产菌袋速度,节约人工成本,还能减少因为天气等原因导致的损失,实现了收益最大化。”看着飞速运转的机器和忙碌的群众,任学文脸上充满了收获的希望和信心。

  据了解,花石村境内青杠树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用青杠树粉碎后做的菌袋产出多、品质好,拥有近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大棚、占地面积约50亩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周围森林茂密、溪流穿行其间,气候环境优越,具有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的特点,非常适合食用菌种植。

  “渣料、水要搅拌均匀,保证菌袋营养均衡;装袋后要注意观察,发现香菇袋子上有划破的地方,要用透明胶及时粘贴上,保证菌袋不漏气。”任学文穿梭在生产场地中,不时大声叮嘱群众注意事项和生产细节。他告诉记者,食用菌产业园解决了以前村里香菇种植分散、愁销路、效益低等问题,“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更激发了农户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扩大了产业规模,带动全村农户年增收47万余元。

  出门就能务工,下地就能赚钱。花石村香菇的规模化种植和品种优选,不仅让香菇卖出了好价钱,也使得园区用工需求量大增,越来越多的花石村群众摇身一变,成了食用菌产业园的“产业工人”,过上了就业挣钱和顾家两不误的美好生活。据统计,仅2022年,产业园就吸纳了周边60余名群众长期在园区内务工。

  “装料、封袋、打孔、上架、采摘……产业园里一年四季都有活路做,一天能挣到100块钱,还管生活,一年下来我能挣三万多块呢。”花石村五组群众张英顺接过同伴递过来的菌袋,熟练地操作着封口机,随着她手脚麻利地一拉一压,几秒钟的时间,一只菌袋便已密封好。她将菌袋放在旁边的小推车上,高兴地说:“在家门口的产业园干活,不仅能照顾两个孙子上学,还能挣得一部分零花钱补贴家用,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近年来,朝天区云雾山镇坚持“一村一品、融合发展”思路,持续推动“一心一轴两环三带”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狠抓“八大”特色产业,高标准建设食用菌大棚3万平方米、标准化生猪养殖场5个、高产优质猕猴桃产业园4个,全镇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猕猴桃、核桃等优势产业,树状月季、水产养殖、小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目前,全镇年均培育食用菌1000余万亩,年产值达800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增添了致富“蘑”力。


原文链接:http://nyncj.cngy.gov.cn/new/show/2023010618375804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