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普洱宁洱:特色产业兴 增收“棕”有道

普洱宁洱:特色产业兴 增收“棕”有道

发布时间:2023-01-07 作者:佚名 来源: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梅子镇种植甜棕历史悠久,目前,全镇6个村共种植约8000亩,总量达200万株,投产9万余株。棕树全身都是“宝”,在利益联结的机制下,甜棕成了梅子镇的特色产业,也为当地群众增收拓宽了渠道。

  近日,梅子镇的甜棕迎来了采收季。走进民乐村谦乐组村民杨淙波的棕地里,只见她熟练地架好梯子,拿着小刀在树头剥棕片、割棕苞。“我家成熟的甜棕树有500-600株,一年棕的收入有一万多元,生活还可以。”梅子镇民乐村谦乐组村民杨淙波介绍,她在梅子镇农贸市场设了一个摊位,一般情况下把需要出售的棕头和棕花(苞)明码标价后,旁边放置一个收款码,就成了无人售卖摊位,有货品的时候每天会有100多元的收入,她自己就腾出更多时间打理咖啡、柑橘等作物。

  “棕苞在梅子街市场是20元一公斤,很多人争相购买,像杨淙波家这样的棕树,一棵一年可以剥5次棕苞,一次一公斤左右,5次就是5公斤,一年一棵棕树的棕苞产值在100元以上。”宁洱祯良棕榈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祯良介绍,除了棕头、棕苞可食用外,棕片和棕板被收购到加工厂初加工后,可制成棕帽、棕鞋垫、棕扫帚等产品,抽出的棕丝是制作棕床垫、棕线等的上好原料,剩余的残料是栽花种菜培育腐殖土的基料。

  “我们收购棕叶杆的价格是2500元一吨,8个月到9个月的采收时间,每月都可以赚钱。一棵棕一年可产出棕片、棕板10元左右的效益,加上棕苞收入,一棵棕一年的收入不会少于140元。”宁洱祯良棕榈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祯良接着说。

  近年来,梅子镇不断拓宽思路,探索甜粽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培育宁洱祯良棕榈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全县唯一一家棕榈加工厂,以收购棕片、棕板进行初加工,极大地促进了甜棕产业的开发利用,探索出一条“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基地”的模式,建立了甜棕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提升群众致富渠道,增强了群众发展甜棕产业的信心。

  


原文链接:http://nyncj.huizhou.gov.cn/zwzc/xwzx/gnyw/content/post_48713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