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创新贸易价值链 维护渔业绿色发展

创新贸易价值链 维护渔业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7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第25届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现场。资料图

  2022年1月,“国信1号”——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在山东青岛顺利出坞下水,标志着中国水产养殖进入智能化的4.0时代。

  近日,2022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于线上举办。该论坛为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之一,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科院黄海所”)主办,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院所、协会和企业的专家代表就水产养殖先进技术理念、水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和水产品价值链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旨在为推动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食物安全提供有力支持,并为水产品贸易复苏释放了积极信号。

  

  水产品贸易和渔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水产品一直是人类摄取动物蛋白的主要方式之一。除了提供高质量动物蛋白,水产品也可作为饲料、药品、化妆品制造等产业原料。

  自然捕捞和人工养殖是人们获取水产品的两大途径。随着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增大,水产养殖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中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数据显示,中国水产养殖种类超300种,鱼类养殖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据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卢昆介绍,2021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6690.29万吨,同比增长2.16%;水产品养殖量5394.41万吨。自2003年起,中国水产品养殖产量整体呈逐年递增态势。

  “水产品贸易是构建人类永续发展的推动者,也是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助推器。”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马洪涛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2021年中国水产品出口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19.26亿美元,同比增长15.15%。在已获认的231个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中,水产品企业占到其中的五分之一,他们为国际市场提供优质的水产品,也将成为维护全球食物安全的积极力量。

  截至今年11月,全球人口已突破80亿,水产品需求量持续增长,但陆源污水污染、基础设施落后、生物入侵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给水产品养殖及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危机。

  同时,当下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局部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美国海洋展览公司总裁彼得·雷德梅恩认为,一方面,部分国家的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导致许多人失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下降,对于高价值水产品需求量降低;另一方面,运输、包装等环节价格上涨冲击了水产品价值链,给水产贸易带来了消极影响。

  

  价值链创新助力可持续发展

  面对当下种种不利因素,将新概念、新科技引入水产养殖各个环节中,创新水产价值链,是维护水产贸易健康发展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印度尼西亚水产养殖协会会长罗克明认为,将绿色经济的概念、基础设施、技术与做法应用到蓝色产业中从而形成蓝色经济,既能达到保护海洋的目的,又能满足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新产业,人类蛋白质保障供给需要新途径。”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英杰看来,深蓝渔业是面向深远海和大洋极地等渔业水域,开展工业化绿色养殖、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海上物流信息通道建设,构建“养—捕—加”一体化,“海—岛—陆”相联动的全产业链渔业生产体系,实现“以养为主,三产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目前,深蓝渔业在养殖、捕捞、加工、育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创制了“国信1号”大型封闭式养殖工船;构建了深远海生态围栏养殖设施与模式;进行了南极磷虾拖网系统及关键技术研发、灯笼鱼渔业新资源开发技术研究;完成了海上自适应数据传输方案设计;形成了一体化渔业船联网体系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育抗害高产的新品种,提高加工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是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水科院黄海所研究员邵长伟表示,水产遗传育种是养殖产量可持续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历时20年建成水产种质资源的“诺亚方舟”,水产种质资源收集保藏体系日趋完善,水产育种进入分子育种的阶段。“酶是海洋食品生物加工产业的‘芯片’。”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毛相朝介绍,中国构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水产品加工专用酶资源库,致力于海洋水产品加工酶的功能强化,实现酶的循环利用、连续反应等项目研究。

  “突破水产养殖发展‘饱和’需要创新和投资驱动的水产养殖转型,水产共同体或能实现水产价值链的创新。”亚太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总干事黄倢介绍了水产共同体的概念,即将区域水产养殖价值链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视为一个共同体,承认社会问题的互相联系和整合。可通过农渔共作、休闲渔业等生态友好型水产养殖,水族馆、观赏性水生生物装饰的建筑或公园建设,地方水产节、水产养殖度假村等水产旅游项目,绘画、视频、工艺品等艺术与多媒体形式向公众倡导可持续水产养殖,同时提升水产养殖附加值。

  

  水产品贸易需各国携手维护

  “渔业是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科院黄海所所长金显仕认为,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切实保障水产品供给、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渔业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渔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一直以来,中国呼吁在维护海洋秩序、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中加强国家间合作,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命运共同体等概念并积极落地。研讨会上,与会者对渔业贸易领域及未来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合作进行了展望。

  据马洪涛介绍,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中国主动扩大进口,降低了鲑鱼、鳕鱼等优质水产品的进口关税,为世界提供贸易合作新机遇。

  孟加拉国虾鱼基金会主席赛义德·马哈茂德·胡克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孟加拉国与中国双边贸易额不断提升。“希望中国能在孟加拉国投资和发展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我国也将继续对中国实行零关税政策。”

  新技术的研发需要各国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刘英杰希望从经济平衡与生态可持续方面与各国科研人员积极探讨,紧密合作。金显仕表示,水科院黄海所愿与世界各国深化渔业科技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水产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各国渔业领域的积极合作离不开国际组织的贡献。“要加强合作伙伴关系,注重各行各业知识的转移,消除一些负面影响,实现双赢局面。”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太区高级渔业官员西蒙·芬格·史密斯表示,FAO将努力加强行业协会以产业为基础的合作。

  “最近,NACA在启动一个网络构建机制,来调动成员在水产养殖方面的资源。”黄倢说道,“这一机制将鼓励我们的成员,包括政府、机构、组织、企业等更好地分享知识技术,提供培训资源,提高亚太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xxlb/202212/t20221227_21203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