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分风寒风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分风寒风热

发布时间:2023-01-07 作者:佚名 来源:南阳农业农村局

  1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等陆续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米锋会上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医疗救治实践中,中国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剂,对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农村是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要抓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药品供应、重症治疗、老人儿童防护等工作,加强日常健康服务,突出重点人群管理,提供分级分类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要发挥好中医药的作用。

  要坚持辨证施治,合理选用对症药物;加强用药指导,做好跟踪随访,保障用药安全。

  咳嗽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射本身不会引起肺炎

  齐文升会上表示:咳嗽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

  从中医来看,热退之后余邪未尽发生咳嗽,这类咳嗽往往表现为痰少、痰黏、咽痒等,此时应当认识到疾病已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从中医来看多为痰热、阴伤等导致肺气失宣,临床可以选用清肺、润肺、宣肺、化痰一类的中成药都会有效,如急支糖浆、养阴清肺丸、杏贝止咳颗粒等。

  有很多人担心咳嗽久了会不会加重成肺炎,要明确的是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肺炎除咳嗽以外还会有发热持续不退,或喘闷,或乏力,或有大量的浓痰等等,如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去医院就诊。

  另外,家里老人、儿童如与平时状态不同,比如精神倦怠、乏力、食欲下降、呼吸急促等要引起重视,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何区分风寒还是风热?专家建议这样对症选药

  刘清泉介绍,对于临床表现为发热、怕冷很明显、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鼻塞流涕或咳嗽等症状的,多属于风寒导致,宜服用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清解退热颗粒等。

  对于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明显、怕冷不明显、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等症状的,多属于风热导致,宜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兼有化湿解表或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或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热炎宁合剂(颗粒)、银翘解毒颗粒、蓝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痰热清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

  患者可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其中一种中成药,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1至2天后,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盲目同时服用多种功效类似的中成药,特殊重点人群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着重缓解药品供应紧张推荐70种中成药供群众居家治疗时使用

  黄璐琦会上介绍:当前,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国家中医药局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着重缓解药品供应紧张。在指导各地做好相关中药储备的同时,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推荐70种中成药供群众居家治疗时使用,鼓励各地制定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中药协定处方,允许相关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医疗机构间调剂使用,千方百计扩大中医药供给。

  二是快速扩充中医医疗救治资源。加强中医医院发热门诊、急诊、肺病科、ICU等科室建设。目前全国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都设置了发热门诊,扩容了ICU床位。开展医疗救治培训,增加重症救治力量。各中医医院积极开展互联网诊疗,缓解接诊压力,同时统筹使用设施设备和调配医护人员,提升资源利用效能。

  三是在重症医疗救治中强化中西医结合。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各地的救治专家组进一步充实中医专家力量,进行重症、危重症中西医结合救治巡诊指导。要求各个医院建立医疗救治中西医协作工作机制,共同参与患者诊疗决策,同时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和儿童医疗救治中的作用。

  本稿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等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zwdt/gnxx/55147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