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农民调研 > 岗位就是战位 战疫需要我就上

岗位就是战位 战疫需要我就上

发布时间:2023-01-02 作者:佚名 来源:株洲市农业农村局

   ——株洲市农业农村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图为9岁小女孩为“大白”张庭英跳舞感谢她)

  从11月6日起,党员张庭英每天都在天鹅湖畔小区穿着“大白”防护服为居民做核酸采样登记,一天扫码录入600多人,遇到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奶奶,会帮她拍身份证录入。有一天,一位9岁的小女孩来到了她的采样桌前,边唱边跳了一首《听我说谢谢你》,那一刻,她很感动,防护服下的勒痕都仿佛有了温暖的弧度。

  

  (图为市农业农村局党员张庭英与天鹅湖畔小区防疫人员互相鼓劲加油)

  张庭英是市农业农村局投入抗疫的174名党员干部之一。株洲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市委组织部号召党员干部扛牢战时责任,争当战疫先锋。“三农”干部闻令而动,全员皆兵,第一时间奔赴战位,103人主动向社区报到加入小区志愿服务队打好家园“保卫战”,37人请命出战加入市派防疫工作队下沉到社区打好街巷“阵地战”,19人火速集结联点支援天元区花园里社区打好关口“守卫战”,15人全天候坚守在疫情防控指挥部市民特殊应急事项处置组和居民物资保障组打好民生实事“攻坚战”,在这场苦战硬战中,人人挑担子,环环不松劲,始终战斗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历经二十余天艰苦鏖战,团结一心取得了株洲疫情歼灭战的最终胜利。

  

  (图为党员陈雄伟在长塘湾社区入户做核酸)

  基层需要必须上

  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守好守住“最后一公里”关键看落实,社区有需要,我们必须上,服务基层就是服务大局。11月2日,本轮疫情发生的第一天,陈雄伟赶到了新塘社区支援,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三年下沉社区防疫。3天后,因高风险区人手紧缺,他立即回到居住的长塘湾社区支援,每天早晨6点半集合,7点40分开始敲门行动,从32楼一层一层走下来喊居民下楼做核酸,穿着“大白”服和其他13名扫码员一起为9600人扫采样码,每晚按社区安排巡逻4个小时直到11月20日解封。他的妻子是贺家土街道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每天和同事在文化园社区采样点做完3000多人的核酸后,立即上门对30多户红黄码人员入户采样忙到晚上8点,同时24小时待命,负责“追阳”人员的上户单人单采,最晚忙到凌晨3点,奋战23天没回家,2个小孩只能交给老人照顾,夫妻俩用“小家之力”默默守护着“芦淞平安”,赢得了社区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同在高风险区,卜天德、陈健在建宁街道沿江社区和码头社区带头开展志愿服务,做扫码的“大白”,在门口站岗值守,为大家取菜送菜,帮独居老人代买药品、办燃气卡,及时协调护送突发心脏病的居民外出就医,尽心尽责为社区群众服务,成为了邻里熟知的热心“老兵”。

  

  (图为市农业农村局联点花园里社区防疫工作队员们夜班值守)

  关口需要抢着上

  坚守战“疫”前哨,将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站好每班岗,守好每道门,争当社区“守夜人”。接到增援指令后,胡念、曾庆忠、李耀武、欧阳义、陈晓微、黎林平等19名党员干部勇敢应战,火速集结,组成了市农业农村局联点工作队,精准支援花园里社区防疫。花园里社区共有9个网格,工作队负责第5至第9网格中的102栋居民楼,因老旧小区较多,散户较多,缺少物业管理,疫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联点队员们报到后立即跟随社区干部下去布置3个卡口,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对车辆和人员严格落实防疫“四件套”,扫码、登记、验证、测温环环紧扣不松懈。虽然天气严寒,但队员们的热情丝毫不减,一遍遍提示,一次次排查,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确保不漏一车一人。发现冲卡车辆及人员,及时制止并劝返,帮助保供车辆转运搬运物资。值了一周的长白班后,从11月10日开始为社区值通宵晚班,方便社区干部们睡个好觉、保持战力。每晚23点到次日7点开启“下半夜”值守巡逻模式,牢牢把控好进出社区的“三道防线”。遇到凌晨2点需入院透析的病人,全力协调快速放行,解决紧急就医问题,严守防疫“最前哨”的同时不忘畅通群众“就医路”。

  

  (图为我局工作人员帮忙运送蔬菜等生活物资)

  群众需要主动上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群众需求在哪,工作就开展到哪,防疫、帮困双管齐下,将服务与热情送到市民心中。面对这场自2020年以来遭遇的冲击最大、防控难度最高、最为严峻复杂的疫情考验,我市成立了“市民特殊应急事项处置组”,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蒋峰带领工作专班持续坚守在民生一线,通过12345平台、110平台、“幸福株洲”微信群、市政协委员微建议等渠道不间断地收集群众和企业的“急难愁盼”事项,如就医送药、生活物资保障、保供畅通、企业复工复产等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做到“疫”呼即应、有需必帮。同时,在指挥部的另一组居民物资保障组,市政协副主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艳娟、副局长董艳德带领工作专班持续奋战在保供一线,全力畅通“菜篮子”“肉盘子”产运销,积极协调动员农畜产品企业和种养合作社加大生产和销售力度,补充市场供应,加强货源调运,稳定每日上市量及市场价格,确保了本轮疫情期间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打好了这场应急特需保供战。

  

  (图为65岁的退休党员马爱婷在小区做志愿者)

  小区需要坚持上

  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决定人精神面貌的,从来不是时间长短,而是初心和使命的力量。只要小区有需要,退休不退岗,坚持上一线。今年65岁的马爱婷是市农业农村局的一名退休干部,她加入到了盛世华庭小区的志愿者队伍,穿着“大白”服撕取采样棉签递给医务人员,一下午最多能扯700根棉签,并每天坚持爬楼为小区的隔离人员送物资,大家纷纷赞她“你最麻利了,我们需要你”。与她同龄的杨岳则是在钻石花园做党员志愿者,为医务人员带路上门做核酸,在小区门口站岗,维护采样点秩序。点滴见初心,枝叶总关情,社区解封后,其他支援人员因复工复产已撤出社区,杨岳仍然坚持为居家人员义务送菜、倒生活垃圾,八层楼的步梯挡不住她志愿服务的热心,被居民们赞誉“听到脚步声就知道是你来了”,得到了社区干部群众的高度肯定和感谢。

  

  

  (图为市农业农村局下沉湘银小区志愿者王胜与防疫人员的点赞合影)

  面对大战大考,每个人都是战士,岗位就是“战位”。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激荡,乃生长虹。在胜利和苦难中提纯的信仰,在奋斗与牺牲中砥砺的精神,是比金石还要坚硬,比枪炮更有力量。“三农”铁军们一路踏着清晨、穿过黑夜,始终和人民群众拧成一股绳,用“我先上”“跟我上”的实际行动攻坚克难、披坚执锐,在平凡的岗位上接续战斗,用不平凡的付出传递胜利的希望,真正做到了战“疫”打到哪、党旗就飘在哪。他们是株洲万千“逆行者”的一员,他们用战“疫”中的每一份坚守,每一份付出,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原文链接:http://nyncj.zhuzhou.gov.cn/c16387/20221208/i19765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