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农民调研 > 科技赋能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科技赋能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02 作者:佚名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初冬时节,保康县马桥镇横溪村现代中药材产业园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把采收回来的苍术进行分株、晾晒,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保康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和优良的土壤气候条件,通过政策引领、人才引进、龙头带动,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和支撑力,全方位为中药材产业赋能提质,开辟了绿色发展新路径。

  为挖掘道地药材发展潜力,引导道地药材产业链发展,保康县建立道地药材产业链链长制,由县主要领导挂帅担任链长,通过强链、延链、补链统筹推进道地药材产业链建设工作,在财政、金融、用电用地等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每年安排不少于25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中药材产业发展。

  该县通过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省农科院等开展校地校企科研合作,聘请华中农业大学梅之南教授等7人为中药材产业链专家组成员,加强道地品种纯度保护,开展野生种子采集,对优质品种开展组培、扩繁,提高品种纯度,建设种质资源圃。结合保康实际,有针对性地引进淫羊藿、曲茎石斛、北苍术、林下人参等中药材新品种,加大新品种的选育、提纯、复壮力度,加强全县中药材品种轮换储备。科技特派员、乡土人才在田间地头推广技术,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科技水平,种植的中药材不仅有效药性成分含量高,而且药材价值高、效益好。

  该县通过招商引进襄阳欣禾丰农业有限公司,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按照“本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横溪中药材种植加工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周边6个乡镇种植中药材,申报“保康苍术”“十大楚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不断提升中药材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截至目前,保康通过协调和争取,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湖北文理学院等科研院校选派科技副总3人、“三区人才”13人、科技特派员106人,前往65个重点村、15个重点企业、55个专业合作社开展科技服务,指导带动4.5万户农民种植中药材9.5万亩,今年预计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nygl/nycy/202212/t20221228_304431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