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西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助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西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助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01-02 作者:佚名 来源:南阳农业农村局

  近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对已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初步确定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505个,西峡县太平镇山茱萸和双龙镇香菇通过公示。

  西峡县地处伏牛山腹地,豫鄂陕三省交界,是著名的中国山茱萸之乡、中国香菇之乡。长期以来,西峡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打造以“菌果药”为支柱的现代化农村产业体系。2022年,西峡香菇、西峡山茱萸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延期保护并获得“名优特新”农产品称号,西峡香菇入选中国中部知名农产品,西峡山茱萸被认定为省优质道地中药材。

  数据显示,全县年鲜菇产量稳定在3亿袋;山茱萸面积22万亩,年产量4000吨,占全国一半以上。此次入选的双龙镇和太平镇分别是该县香菇、山茱萸的主产区。双龙镇全镇种植香菇2000万袋左右,香菇出口加工企业18家,交易门店400家,市场年交易干菇360万公斤,年交易额超过14亿元。太平镇全镇种植山茱萸80余万株,1.2万亩,因其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太平镇山茱萸以色红、肉厚、质优享誉全国。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县各乡镇坚持三产融合发展,把种植基地作为企业第一生产车间,种植技术不断向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迈进;产销对接、农商互联,产业结构向机械化、智能化、多样化立体发展,延伸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农机装备制造、生物萃取、销售服务等多个产业链条。特色产业价值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高,成为强县富民的重要支撑。截至目前,西峡农村特色产业覆盖全县7万户、近30万人,年综合产值260亿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份额超过80%;产业相关加工企业120家,产品120余种,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70%以上。

  下一步,西峡县将以建设全国最大的香菇出口基地、全国领先猕猴桃生产基地、全国知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为目标,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强农、品牌强农,持续壮大规模、完善链条,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zwdt/bdxx/55050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