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陆川县科技特派员积极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推广先进火龙果生产技术,主推集成了火龙果补光技术、火龙果生草栽培、火龙果重基肥于一体的《火龙果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成果,采用“连排式栽培架+标准化整枝”栽培模式,实施“市场差异化产期调节栽培技术”,取得良好成效。根据统计,2022年陆川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近7000亩,总产量10500吨,火龙果生产呈现一片红红火火。
为了应对寒潮天气,确保明年春季火龙果产量稳产和品质提升,陆川县农业农村局科技特派员谭勤提出了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在霜冻来临前,给火龙果浇水,保持土壤湿度70-80%,提高土壤的热传导性,从而保护根系,让植物获得足够的水分,从而有效地防止霜冻。
二、按照气象预报做好防冻、防霜工作。在严寒天气频发的时期,应加强对当地的长期天气预测,重点关注短期天气,预测霜害发生的时间和强度,及早采取覆盖、灌水等控制措施,利用设施大棚栽植。
三、增加肥料和钾肥,使植物体内的养分积累较多,有利于增强耐寒能力。在秋季施用草木灰、鸡粪等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提高植物的耐寒能力。
四、喷施防冻剂或优质叶面肥,喷施钾肥还可以提高植物的耐寒性。
五、在寒潮结束后,要及时修剪受损的枝条,避免腐烂的部分继续向下生长。二年以上叶片部分受害的枝条,应尽量保留。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不发生危害的情况下,其上部的枝条仍然能很好地生长。修剪的地方要涂上溃烂灵,然后封住剪锯口,避免细菌趁虚而入,造成茎枯病、茎腐病、溃疡病、炭疽病等疾病的发生。
科技特派员谭勤在火龙果基地指导灯光补偿后开花坐果防寒管护工作
科技特派员谭勤在陈祖岳火龙果基地指导清园及防寒抗寒工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