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时政焦点 > 农业农村部印发指导意见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农业农村部印发指导意见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发布时间:2022-12-16 作者:佚名 来源:铜仁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为重点任务,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促进渔业绿色转型,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养护措施、加强执法监管,提升渔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利用新局面。

  意见指出,到2025年,休禁渔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内海洋捕捞总量保持在1000万吨以内,捕捞限额分品种、分区域管理试点不断扩大。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0个左右,优质水产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每年增殖放流各类经济和珍贵濒危水生生物物种300亿尾以上。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有所改善,中国对虾、梭子蟹、大黄鱼等海洋重要经济物种衰退趋势持续缓解,长江江豚、海龟、斑海豹、中华白海豚等珍贵濒危物种种群数量保持稳定。

  意见提出,到2035年,投入与产出管理并重的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制度基本建立。长江、黄河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显著改善,海洋主要经济种类资源衰退状况得到遏制,长江江豚、海龟、斑海豹、中华白海豚等珍贵濒危物种种群数量有所恢复。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基本建立,水产种质资源应保尽保。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开展重点物种人工繁育救护,健全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建立健全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场所及设施,对误捕、受伤、搁浅、罚没的水生野生动物及时进行救治、暂养、野化训练和放生。要组织开展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育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长江江豚、海龟、中国鲎、黄唇鱼、珊瑚等重点物种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开展大鲵、中华鲟、长江鲟等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物种的野外种群重建。要建立健全人工繁育技术认定和标准体系,有条件的要建设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

  


原文链接:http://nw.trs.gov.cn/xwzx/szyw/202212/t20221206_7734960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