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经典报道 > 河池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021128号提案的答复(复政协提案函〔2022〕9号)

河池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021128号提案的答复(复政协提案函〔2022〕9号)

发布时间:2022-11-11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玉林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潘慧华等3位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期间提交的第2021128号《关于加快我市十四五期间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收悉,局领导班子专题研究,并认真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数字农业发展顶层设计的建议

  我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先后成立河池市数字河池建设领导小组,建立河池市数字乡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成立河池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数字乡村建设专责组,把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纳入《数字河池发展“十四五”规划》《河池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河池市数字经济行动计划(2021—2023年)》《河池数字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3年)》《河池市数字乡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方案》等规划和方案,加强“十四五”期间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的规划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

  二、关于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建议

  为加快完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我市先后与中国移动广西分公司、中国电信广西分公司、中国铁塔广西分公司签订了“数字河池”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依托各通信企业优势技术和资源,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截至今年8月初,全市新建成5G基站190个,累计完成5G基站建设2700余个,其中乡村5G基站占29.6%。4G信号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深入实施““壮美广西·智慧广电”工程,实现全市1657个行政村(社区)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全覆盖,升级完成数字农家书屋1642个,累计发放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设备49.5万套,惠及农村用户197.9万人。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已建设益农信息社市级运营中心1个、县级运营中心11个、村级站点4494个,目前由益农信息社运营商着力提升益农信息社信息员队员运营能力,推进益农信息社规范化建设。组织实施广西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建设在田间地头的数字化冷链仓储设施采集数据推动农产品供求对接,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截至目前已建设累计完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306个。加快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如中国移动河池分公司携手广西众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蚕桑产业大数据平台,推动桑蚕养殖过程规范化、标准化,从源头提高蚕茧质量,助推现代蚕桑产业。

  三、关于深度构建乡村治理体系的建议

  我市充分发挥中国移动广西分公司、中国电信广西分公司、中国铁塔广西分公司、广电局等企业和单位优势技术和资源,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推动“5G+试点村”建设,将数字技术植入数字乡村建设中,云党课、云喇叭、看家摄像头、防溺水监测等数字应用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招牌”。“互联网+党建”新模式成效初显,11个县(区)均成立互联网党支部,全市53家互联网企业共有18家成立了党组织,1657个村(社区)党员教育终端站点建成使用,率先在宜州、环江、东兰、凤山、都安等县区开展“壮美广西·党建云”项目“全县一张网”试点建设,建成具备双向视频的党员教育平台。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实现县(区)电子健康卡应用全覆盖,15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已全部完成规范电子健康卡建设;全市电子健康卡用卡量527.59万次,电子健康卡应用率达3.61次/人;初步实现市、县(区)、乡(镇)三级医院数据互通共享,为农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对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进行动态监测,采用数据比对和入户核实,主动发现符合救助条件人员,主动实施相应的救助。整合“天网工程”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发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在农村治安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加快促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

  四、关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为了统筹城乡均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我市9个县实施了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11个县(区)实施了国家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站点,通过服务站点提供食用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线上销售采购等服务和买、卖、代、取、缴、推等业务,培育建立巴马长寿、南国丹品、天峨有礼、源味红水河、毛南香韵、凤栖源等区域公共品牌,培育了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天峨山旮旯原生态产品加工厂有限公司等多个河池知名电商企业和856个农产品网销单品。依托“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网络直播带货等线上活动推介展销我市农优产品,2022年上半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3.2972亿元。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目前全市注册纳入国家追溯平台管理的生产主体达637个。在11个县(区)建设建设农作物重大病虫观测场,应用物联网、信息化手段有效提高病虫测报水平,降低虫灾损耗,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广西施肥点点通”微信公众号发布11个县(区)各乡(镇)、村、屯、各地块位置和肥力情况等数据信息,供农民群众查询使用,实现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智能化、便民化,推动农业节本增收。建设“河池市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河池“掌上农业”GIS移动信息采集系统,在全市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人员中推广应用,广泛服务于农用地安全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非粮化”等工作中,得到一致好评。

  四、关于推进农村劳动力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我市高度重视数字乡村人才引进和培养。如引入数字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该公司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先后在金城江、巴马等县区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在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紧跟时代步伐,将物联网、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等内容融入教学课程,着力培育一批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今年将培训1200人。结合2022年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活动周,围绕“提升农民数字技能 助力农村电商发展”主题,组织各县(区)农业部门和益农信息社运营中心、村级站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教学和个别指导相衔接等方式,以益农社信息员、农技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素质农民、农村经济人、农村致富能手为重点对象,多渠道深入开展宣传培训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参训农民和农技人员710多人次,累计有32.5万人次通过益农社站点参与学习培训,提升了手机应用技能,逐步成为懂技术、会操作的智慧农业应用人才。农业农村部门将数字乡村智慧农业融入本单位干部职工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学习内容,提升干部职工的数字技术和专业知识素养,结合业务工作需要,进一步增强和完善“河池市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河池“掌上农业”GIS移动信息采集系统功能和模块,帮助干部职工应用这些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能力,推动数字乡村持续深入建设。

  下一步,我局将与市委网信办等部门通力合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和有关规划方案的任务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培育信息时代新农民,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再次感谢政协委员的关注和支持。

   

   

                                            河池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10月31日

  


原文链接:http://nyncj.hechi.gov.cn/zfxxgk/fdzdgknr/tzgg/t1330204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