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喜看稻黍千层浪 雁门关下有佳酿

喜看稻黍千层浪 雁门关下有佳酿

发布时间:2022-10-27 作者:佚名 来源:忻州市农业农村局

  

  

  

  雁门山下,滹沱河畔,“味醇而厚、酽而清”的代州黄酒传承4500多年,迎来发展“高光时刻”。

  10月12日,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胜利闭幕,忻州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满怀信心,充满期待,秉持“负责任、动脑筋、讲良心”,发挥特色优势、锻造发展长板,培育打造北方黄酒产业重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用行动喜迎盛会。

  乘着盛会的东风,雁门关下的黄酒文化体验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序开展作业;酿造工厂的百余个发酵大瓷坛中,黍米粒咧开了嘴,散发出浓郁的酒香;代县雁门关镇连片种植的黍米喜获丰收,有机黍米种植基地的张宏斌、姚筹小喜上眉梢;“代州黄酒”入选我省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代县山西雁门山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雁门山”牌黄酒入选“有机旱作·晋品”。

  代州黄酒因“两山夹一川”的独特地形气候条件、滹沱河深层地下水的浸润、黄土高原盛产的优质黍米、传承千年的酿造技艺,享有“南绍北代”的美誉。

  从一粒米到一碗酒,独特的酿造技艺经过口口相传得以永久保存下来。这碗代州黄酒在苍茫的历史时空中,或惹得无数文人墨客“斗酒诗百篇”,“代州金波又琼酥”“金波曾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或吟唱着戍边将士“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也寄托着他们“燕然未勒归无计”思乡之情;或是经济贸易和民族文化交流的载体,越过巍巍雁门,闻名于长城内外。20世纪90年代,代州黄酒畅销华北,一度引领消费时尚。

  新时代新使命。代州黄酒关联着一二三产业,是黍米种植户的“扶贫酒”“致富酒”,更是撬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点。

  忻州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立足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利用“中国杂粮之都”的金字招牌,依托代州黄酒千年的地域文化,放眼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谋篇布局,把创新黄酒产业发展作为发展特优农业的重中之重,重塑代州黄酒品牌。

  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忻州先后在代县、繁峙、河曲、静乐发展10余家黄酒生产企业,发布“滹源”黄酒品牌,全市黄酒产量达1.3万吨,产值达1.6亿元。

  产业发展热火朝天。规划占地500亩、投资6亿元的代州黄酒酿造有限公司已具备1万吨高端养生黄酒的年生产能力。下一步计划投资20亿元,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全国知名黄酒生产企业;投资2000万元的山西雁门山酒业有限公司推出朝代系列黄酒,获得较高市场认可度,为代州黄酒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下一步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黄酒文化产业园;国兴丝路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忻州,计划投资60亿元,建设北方有机黄酒之都,“一都一镇一园多区建设”步伐加快……

  着眼长远谋发展。忻州锚定“北方黄酒酒都”,创新思维,变做酒为做标准,变做口味为做品味,对内抱团、对外联动,集群出击。弘扬工匠精神,保护、传承、创新黄酒酿造技艺、工序,加强产学研融合,酿一流黄酒精品。摒弃“酒缸思维”,夯实“底座根基”,寻求强强合作,优化整合黄酒企业、要素、技术、服务,申请“代州黄酒”国家地标,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打造百亿级酿品产业集群;驰而不息发掘、弘扬黄酒价值,文化赋能;完善代州黄酒产业链条,深度融合一二三产……

  “2022年,全市优质黍米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培育年产值千万级黄酒企业5家以上,黄酒产业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到2025年,全市优质黍米种植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培育年产值亿元级黄酒企业1—2家,黄酒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对于黄酒产业的发展目标,忻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岳利文的回答很笃定。

  摄取门前玉液泉,酿得金波万里香。代州黄酒定能重振千年雄风,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新精彩、书写新辉煌。(郑娜)


原文链接:https://nyncj.sxxz.gov.cn/zwyw/xzyw/202210/t20221017_38072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