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黄陂区六指街道永旺智慧农场的2万亩水稻迎来丰收季。丰收成果吸引了来自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硕士生团队前来考察研究。
在智慧农场里稻浪翻香,三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田埂上,来自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何玉池和硕士生团队正在与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沟通交流,认真了解智慧农场的运行模式和今年水稻的生长情况。
何玉池告诉记者,她所带领的团队一直在研究多倍体水稻研发应用等粮食安全问题。在今年的高温伏旱灾害性天气下,永旺智慧农场还能有这么好的收成,让她忍不住想带着学生们来一探究竟。同何玉池一同前来的是湖北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科研工作中,也全程参与水稻品种的研发和应用,对水稻的生长环节和相关农事活动都较为了解。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玉池说:“带着学生过来,是希望他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实验室做的课题和田间到底有多少契合度,真正了解种粮大户关注的问题,把实践和问题带回去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来自新疆的二年级研究生齐潮伟发现,自己在实验田里面种植的很多水稻品种,今年都出现结食率低,甚至不结种的情况。而在永旺智慧农场中培育的耐高温耐旱的水稻品种,结实率都非常不错,这让他觉得很有研究价值。
本次考察活动是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团队和港湾永旺合作社的首次合作,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增进联系,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验室和智慧农场的信息反馈交流,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共同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