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是贺州市农业优势产业之一,在大农业产值中占比25%左右,是稳定一产、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贺州市五举措护航生猪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1~6月,全市生猪出栏101.23万头,同比增长9.14%。
政府高度重视,增强防控保障。把防控非洲猪瘟疫情、促进生猪生产作为稳定第一产业增长的压舱石,要求职能部门主动争项目、抓服务,并给予经费支持。今年,富川瑶族自治县畜禽运输车辆公共洗消中心和远程视频检疫系统建设投入使用,财政资金聘请了8名动物防疫人员。另外,农业农村部专家来评审无非洲猪瘟小区时,富川县政府和县人大主要领导出席陪同评审。
深入实施疫病净化,强化安全发展。抓住生猪饲养量占全市90%的5个企业主体,从种猪场、饲料厂等源头上狠抓无非洲猪瘟小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兽医实验室、洗消中心、隔离屏障等基础设施,推进检测人员、官方兽医、企业技术骨干等防疫队伍培训,加强“一对一”“多对一”服务指导,全面提高疫病区域化防控水平。截至8月底,全市有1个企业通过国家无非洲猪瘟小区评估,1个企业正在国家无非洲猪瘟小区评估观察中,1个企业通过五星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评估;2022年,新改扩建兽医实验室2个、新增企业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1个,培训检疫检测等业务技术人员320人次。
强化基础免疫,筑牢免疫屏障。积极组织疫苗等防疫物资,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先打后补”程序化预防免疫,扎实推进农村地区散养畜禽集中免疫和及时补针。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调拨价值263.2万元防疫物资,累计免疫生猪口蹄疫275.47万头,免疫猪瘟123.54万头、免疫高致病性蓝耳病85.06万头。
强化监测和隐患处置,及时化解风险。全面系统的制定生猪疫病监测工作方案,定期对养殖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等重点场所开展全覆盖监测,不定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飞行监测,早发现、早处置风险隐患。同时,深入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持续净化环境。今年以来,累计监测检测非洲猪瘟样品6320份,消毒面积638.6万平方米。
开展标准化创建,规范养殖洗消。从养殖设施化、防疫系统化、管理区域化、信息可溯化等方面入手,开展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养殖场、屠宰场等标准化建设创建。目前,已建成2个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2个标准化屠宰场、10个畜禽运输车辆洗消中心,通过认定畜禽运输车辆清洗消毒地方标准1个。
2022年8月17日国家无非洲猪瘟小区评估专家对富川温氏畜牧有限公司进行会议评估,县政府县长胡德珺(前排左三)、人大委员会主任王耀金(前排左一)陪同
2022年8月17日国家无非洲猪瘟小区评估专家对富川温氏畜牧有限公司进行现场评估,县人大委员会主任王耀金(左二)陪同
贺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孝德对富川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创建无非洲猪瘟小区指导进行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