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瑶族乡位于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南部,漓江、荔江、茶江在此汇聚又在此分流,桂江贯穿全境50余公里,将此乡分为东西两岸,河岸两旁山高林密,地光人稀,不仅孕育出最具特色的“过山瑶”,也生长出瑶胞致富“神草”——灵芝。
灵芝被称为神草又称林中灵,以林中生长的在最佳,药效最佳,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祥瑞之草,被推崇为养生的良药,如今市场上的灵芝有不少是人工种植的,真正的野生灵芝少之又少,但这风景秀丽的瑶乡山野中,一朵朵野生灵芝还在悄悄“冒头”。
大田村位于大发瑶乡的东北部,距离县城约50公里,是大发瑶族乡境内一个传统瑶寨,是全县最边远的村落。分为大贝口、大贝冲、大贝脑、田冲口、莫村、桃子湾、老甫脚7个自然村,分布在桂江的两岸的崇山峻岭,全村共926人,瑶族占人口的三分之二,村民以周、黄、陆、赵、盘、谢等姓氏为主,以周氏人口为最多,大多数为“过山瑶”,从邻县的荔浦、蒙山、昭平等地迁居而来。
全村拥有山林面积16000亩,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有杉树、灵芝、石斛、甜茶叶、竹子等经济作物。其中,灵芝、石斛是生长在高山密林深处的原生态珍贵药物。
这里山高路远,山路崎岖。为一探这神草真颜,从大发瑶族乡驱车近两个小时到达大田村委,再换乘三轮拖拉机,经过40多分钟的颠簸到达老甫脚自然村。
到达大田村后,大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黄新兵说道,这野生灵芝不仅是养生的“仙草”,还是脱贫致富的“好宝”,村里不少贫困户就是因为采摘野生灵芝脱了贫。村里采灵芝能人杨帮仁告诉我们,2018年以前,自己是村里的贫困户,生活比较困难,后来发现了采摘野生灵芝的商机,就加入了灵芝采摘队伍,5、6月份主要以采摘灵芝为主,其他时间还可以种植茶叶等农产品,收入增加了不少,在2018年成功脱贫,如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
随后,众人在村里的采灵芝能人杨大叔的帮助下,卸下重重的背包,背起装有镰刀、水、干粮的小布兜,轻装上阵,步行上山。
从一条小路开启采“神草”之旅,周边风景独美,远远还能望见泛行桂江上的小舟,正在独钓的老翁,只是偶尔需要低下正在赏景的双眼,看看脚下的泥泞,一路上还需要蹚水,路越行越陡,最后几里路竟是几乎垂直的角度,就在大家因为路途遥远心存疑虑之时,杨大叔的一声惊呼引起大家的注意,纷纷凑过头看,正是一朵深褐色、又似漆样光泽的“大蘑菇”!
接着,又解释道:“这是一朵成熟的灵芝。”说罢杨大叔小心翼翼地拿出镰刀将灵芝采下,就像是这朵直径10厘米左右的灵芝给开了个好头,半个小时左右,便在山林里采到了6朵野生灵芝,小的有一二两,大的足足有半斤。
瑶胞采摘的野生灵芝 张力梅/摄
在下山途中,杨大叔说道,野生灵芝对比大棚种植灵芝多了一种特殊的香味,药用价值也很高,这里的灵芝都长在深山里,灵芝是一年长的,如果当年不采就枯萎了。通常采灵芝的时候村民们都是每天从早上采到下午才回去。一天下来,采的灵芝少的有三两斤,多的有近十斤。他们将灵芝采回来后经过晾晒,就成了干灵芝。
据了解,全村每年都能采摘灵芝300多斤,灵芝价格每斤从两三百元到四五百元不等。村里的几个专采摘野生灵芝的药农,每年收入2-3万元。
瑶族老人常说:靠山吃山,莫伤其本;靠水吃水,莫损其源;让水常清,让山常绿。因此,瑶族采药一年只采一面山,来年再采另一面山,周而复始,从不过分索取,以达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瑶胞正在晾晒野生灵芝 张力梅/摄
“既然价格这么高,附近村民们有没有想过人工种植灵芝吗?”黄新兵答道:“人工种植的灵芝药用价值不高,而且我们村委的老甫脚和大贝脑就是一个灵芝生长的天然种植场。近几年来,我们也考虑到野生灵芝的数量和生长环境问题,乡政府和村委呼吁采摘户进行保护性采摘,邀请专家传授灵芝采摘方法,使灵芝能连续采摘2-3年,保护野生灵芝也是保护我们的‘致富路’嘛!”
下山路上,灵芝的香气还萦绕在鼻尖,走进深山,这野生灵芝是促民增收的“神草”,走出深山,又成了强身固本的“神药”。
大发瑶族乡良好的生态环境 涂昆/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