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村级财务每月集体会审按季度公示

村级财务每月集体会审按季度公示

发布时间:2022-07-29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村路两旁绿树成荫、农家庭院干净整洁、润民无声的核心价值观宣传牌随处可见……7月25日,记者走进江夏区五里界街锦绣村,美丽和谐的乡村景象令人赏心悦目。

  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锦绣村始终以村为圆,以民为心,谋划最大“同心圆”。近年来,该村在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中,结合移风易俗工作,注重一手抓“破”,破除坏风俗习惯,一手抓“立”,培育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让新风正气吹遍田间乡野。

  ■移风易俗树立清廉价值导向

  红白喜事办酒席每桌不超500元

  “刘书记,我们家小孩准备办场满月酒,每桌用餐标准能不能再提高二三百元,亲朋好友过来也好有面子。”

  “为了面子,不能坏了规矩。红白事的‘硬杠杠’是根据大家的倡议共同监督制定的,你不遵守,怕以后互相攀比,带坏了整体风气,希望你能理解。”

  这是去年一月,锦绣村村民程时进和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兵的一段对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红白喜事的支出日渐增加,慢慢成为群众经济负担的‘不能承受之重’,村里为破除红白事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陋习,2012年,我们率先成立红白理事会,成员由有威望的退休村干部、老党员组成,在村湾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树立清廉价值导向,反对奢靡之风,提倡‘勤俭节约办、依章依规办、文明简单办’。”锦绣村党支部书记刘兵表示。

  移风易俗树立新风正气,是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五里界街的支持下,锦绣村投入50.8万元,专门建设了约300平方米的家宴服务中心,同时,红白理事会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规章体系,对本村群众举办的婚丧喜庆事宜规模、宴请范围、酒席标准等作出具体规定。

  如今,许多村民办酒席,都选择了在村家宴服务中心举办,“家门口”的“酒店”降低的酒席成本,使得邻里间人情味更浓,关系更和睦。“与酒店酒席相比,一场酒席至少可节省一半费用,减轻了经济负担,还拉近了亲朋间的距离。”

  ■成立多个群众自治组织

  以身边的榜样带动身边的人

  “村里掀起不比排场、不比阔气,要比产业、比文明、比和美的新风尚。”刘兵说,除红白理事会之外,锦绣村还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将清廉村居建设和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纠正攀比心理和“面子”观念,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共建共治、共享共美的乡村治理格局。

  据介绍,村里还组织开展“清廉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以身边的榜样带动身边的人,增强清廉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

  同时,为办好办实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锦绣村通过村民小组会、支部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多种方式,拓宽村民议事渠道,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情民决、民事民评。坚持“四议两公开”,推进党务、村务、财务等“三务”公开,严格公开时间、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标准等,每月定期集体会审账目,按季度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公示公开,接受党员及群众的监督,切实维护好村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村里的每件大事、每笔钱都办得清清楚楚,让老百姓心里都明明白白的,更安心了。”不少村民点赞道。

  “清廉村居建设好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更高了,纷纷从‘要我发展’变成‘我要发展’。”刘兵说,目前,锦绣村通过民主议事会推动了村里特色林果产业、文化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了泉井刘湾红色文化展馆,同时,完善了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等,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207/t20220729_20149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