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激活组织动能 引领乡村建设

激活组织动能 引领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2-07-29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一列高铁列车驶过黄梅县濯港镇太白小镇。(柯皓摄)

  乡村要振兴,组织是保障。近年来,黄梅县坚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路子,进一步推动组织、干部、人才资源向乡村集聚,以党的建设引领乡村建设,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加强理论武装

  深研细悟学振兴

  持之以恒深化思想教育,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党史学习教育全员学。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地位、丰富内涵、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学通弄懂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和中央战略部署。

  专题培训集中学。把“乡村振兴”纳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好党校主阵地作用,举办主体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提升班、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不断提升基层骨干抓党建、促振兴的能力。积极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参加省市培训,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站位。

  支部活动常态学。规范开展“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结合农村实际,引导基层支部灵活运用村民代表会、户主会、塆组夜话、送戏下乡等多样形式,广泛宣传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压实政治责任

  三级联动抓振兴

  将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推动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扛牢主责,以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振兴的“压舱石”。

  县委统揽全局。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将抓党建与抓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全域谋划、靠前指挥。县级干部包乡镇驻村,实行“1+1+N”专班推进机制,即1名县级干部统筹、1个责任部门牵头、N个职能部门协作,以点带面、结对联村强力推进。县级领导经常深入乡镇督导,带头走遍所有驻点联系村、重点帮扶村。

  乡镇龙头带动。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纳入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和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作为乡镇“一把手”实绩评定重要依据。根据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新形势,科学修订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将“乡村振兴”专项单列,增加考核权重,以考核“指挥棒”倒逼责任落实。指导乡镇对接谋划新发展思路,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头版内容,抓好工作整体谋划。

  村级头雁引领。组织开展支部书记“大比武”,推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等方面晾晒比拼,激励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比学赶超、竞相发展。

  夯实基层堡垒

  配强骨干战振兴

  坚持“抓人促事”,以事业导向选人用人,着眼于乡村振兴现实需要,选优配强乡村干部,筑牢攻坚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

  选优乡镇干部。以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不同乡镇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实际需要,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换届后乡镇领导班子年龄梯次优化,学历持续提升,经历兼容互补,功能整体增强。加大乡镇机关干部招考力度,新招录公务员指标向乡镇倾斜,近年来新招录的公务员、选调生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

  建强村级班子。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严格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两委”成员资格联审制度,以及省市“十个不得”“五个不宜”选人标准,全力优化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换届后全县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基本实现学历、年龄、“一肩挑”比例、性别结构和功能“一升一降一保一优”目标,“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大幅提升。

  激发党员力量。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严把发展党员人选关、程序关,发展党员指标重点向农村党组织倾斜,持续向农村党组织充实新鲜血液。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推深做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普通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作贡献。

  深化驻村帮扶

  精锐尽出帮振兴

  严格落实脱贫地区“四个不摘”要求,坚持有序衔接、平稳过渡,着力选派精干力量驻村帮扶,推动驻村干部在乡村一线再立新功。

  选派骨干队伍。坚持“因村定人、人尽其才”,着力选拔一批“能为、善为、有为”的年轻后备干部充实到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队伍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组织保证。

  严格日常管理。县乡分级建立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管理台账,对驻村工作队员进行动态管理;印发驻村工作手册,建立驻村工作日记制度,随时掌握工作队员在村工作状态和履职情况。经常性开展明察暗访,推动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落实落地,通过公开通报、召开约谈会、个别提醒等形式,对履责不力人员进行督办督查,全面压实驻村帮扶责任。

  提振干事动力。采取以会代训、政策宣讲、印发资料自学、集中测试等方式,多途径提升帮扶本领。为驻村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走访慰问家庭困难的驻村干部,传递组织温暖。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对在乡村振兴一线受表彰干部优先提拔晋级,有力提振工作激情。

  激活人才动能

  聚智集力助振兴

  坚持把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通盘谋划,将留住人才与作用发挥统筹考虑,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推动人才回乡。着力打好“乡情”牌,深入推进黄梅籍在外优秀人才回归工程,建立全县在外人才基础数据库,构建覆盖全国的招才引智网络。近年来,全县招徕回乡能人230余人,创办各类企业200余家,涌现出李明攀、袁永刚、何远、徐步升等一大批先进创业典型。公开招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挂职,一大批优秀黄梅籍大学生回乡工作,为基层组织补充新鲜血液。

  培养实用人才。连续三年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选派100余名优秀农村青年到黄冈职院参加半脱产学习,提升农村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能力提升工程,组织优秀职业农民和种植养殖大户代表到上海、浙江等先进地区培养学习,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000余人次以上。

  强化平台合作。积极推进县校合作,中科院院士瞿金平、桂建芳在黄梅建立院士工作站,全县75家实体经济与高校达成技术合作协议,聘请技术顾问105人,转化农业科技项目30余个。擦亮农业“科技特派员”名片,每年遴选20余名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坚持综合施策

  党群同心促振兴

  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牢牢把握乡村振兴主动权、制胜权。

  项目引领兴产业。以管好用好省级扶持资金、县级引导资金为抓手,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全程化管理机制,引导全县薄弱村采取县村联营、村社合营、村村合营等方式,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稳步增收。坚持红色引领、绿色振兴,指导村集体盘活自身资源,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项目,带动村级增收、群众受益。

  保障到位增效能。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精神的有关政策文件要求,结合黄梅实际,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健全农村、社区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度统筹资金保障村级高效运转。统筹省市要求与我县现行政策,对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进行适时调整,提高各档次补助标准,有力保证村级新老班子平稳交接。

  强基善治树新风。县级领导“一对一”挂点指导督导,高质量滚动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推动乡村治理向湾组延伸,全覆盖建设“红星之家”,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挖黄梅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美丽村庄、讲好红色故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xxlb/202207/t20220729_20149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