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成链,茶山‘风貌带’建设很美,值得学习。”在7月22日举办的全市美丽圩镇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东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对茶山镇“美丽圩镇”建设阶段性工作给予了肯定。
“美丽圩镇”建设是东莞市委、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及硬任务之一。今年以来,茶山在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成果基础上,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寻亮点、塑品牌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实施“美丽圩镇”建设,计划到2022年底,将6个村(社区)打造为“示范圩镇”,其他12个村(社区)打造成“宜居圩镇”。至2023年底,全镇18个村(社区)全面达到“示范圩镇”标准。
实施乡村振兴 镇村环境大提升
近年来,茶山镇坚持把良好的人居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从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镇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穿衣戴帽、三线整治等提升镇村形象,再到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一村一品牌”建设等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先后完成了238个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打造了56个景观亮丽的街头小景,改建了28个公园,完成了73座“厕所革命”,整合升级了12个垃圾转运站等,以点带片,以片促面,推动全镇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南社、超朗、寒溪水等3个村成功创建全市首批特色精品示范村,茶山镇也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南社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通过镇村环境综合治理,农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针对“三线”整治难点,茶山镇根据市场主体责任,创新制定了“运营商主体投入、财政按比例补助”的实施方案。由电信等运营商共同出资对全镇“三线”进行整治,工程验收合格后,由政府补助项目费用的20%,茶山按照“安全、规整、美观”要求,推进“三线”整治工作的落实、落地,今年10月份将全面完成全镇“三线”整治工作。
同时,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案”,充分挖掘各村的文化、景观等资源,制定各村(社区)的美丽圩镇建设方案。如博头村通过对土壤修复和水污治理,打造田园风光生态村;寒溪水村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精品村;冲美村通过对新旧村环境优化,打造园林式品牌村。
据介绍,茶山村、刘黄村、超朗村等6个基础较完善的村,将在7月底达到“宜居圩镇”标准,10月底所有村(社区)完成建设任务。
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平台,宣传整治攻坚工作中的典型和成效,公开曝光存在的问题、不文明行为,动员引导群众自觉养成环境卫生文明习惯,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监督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全域补短板强弱项,把一处美变成一片美、全域美,确保圆满完成“美丽圩镇”建设任务。
来源:茶山快讯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