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葡萄上市时节,7月25日,在新洲区邾城街河口青青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葡萄采摘大棚内,前来采摘的游客们挎上果篮拿上剪刀,剪下一串串甘甜的葡萄,拍照片、发视频,尽情享受着夏日里的田园时光。
“现在果园里以葡萄为主打,然后是火龙果、黄桃,预计一周之后,被誉为‘葡萄中的爱马仕’的阳光玫瑰就上市了。”河口青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詹银才告诉记者,每年一到成熟期,青如碧玉、紫若玛瑙、黄如蜜蜡的葡萄都会吸引周边大批游客前来采摘尝鲜,享受“甜夏”。
据了解,新洲区河口青青种植专业合作社坐落于邾城街詹河村,刘大公路旁,距武汉城区40公里、新洲城区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陆路交通便利。合作社始建于2016年,流转詹河村、陈先村土地200余亩,发展特色农业。果园种植全程使用有机肥料,严格按照绿色水果生产标准进行种植管理,葡萄、火龙果等品种先后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目前,果园内除葡萄、黄桃、火龙果外,枇杷、樱桃、冬枣,猕猴桃等会在不同季节陆续成熟,月月有花,四季结果的田园愿景成为现实。依托丰富的鲜果资源,合作社大力发展乡村采摘,打造以“水果采摘、农家体验、旅游观光”为链条的休闲农业。同时,不断创新农文旅融合、现代营销模式,邀请本土网络红人平台推介,线上引流。
小水果,大产业。“经过五年的发展,合作社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目前我们准备继续扩展两个新品种,带动更多老百姓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詹银才说,随着葡萄的大量上市,合作社也将迎来新一轮用工潮。采摘、分拣、装箱等,高峰期一天需要30多人,基本都是聘请周边的农户。
新洲区河口青青种植专业合作社只是新洲区发展“果园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洲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发展乡村采摘业,释放农业发展“红利”,进一步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渠道,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