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农学会承办,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德国农业协会、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协办的中国科协数字农业与智慧农机国际青年科学家沙龙,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在线收看达50多万人次。
智能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巴基斯坦和国内共17位青年科学家分别围绕农业机器人、智慧农场、精准农业等作主旨报告,对农业专用传感器、动植物生长模型、智慧农机装备关键技术等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作了探索与研究。
与会专家认为,数字农业发展要坚持全程全面,实现对平原大田作物、丘陵山区特色作物、水产畜牧养殖等各领域各环节的全覆盖;要坚持智慧智能,通过数字赋能、数字赋权、数字赋值,推动农业领域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与会专家提出,智慧农机发展要坚持绿色低碳,着力推进农机电动化,并与农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共建共享,充分发扬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经验,由专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把先进的生产力和装备引入到小农户,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实际相协调。
与会专家表示,“无人农场”是智慧农业综合应用的重要场景。凭借生物技术、智慧农机和信息技术3大技术支持,依托无人驾驶播种机、无人驾驶插秧机和无人驾驶收获机等智能农机,“无人农场”为解决以后“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提供一个重要的解决途径。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