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惠州市(惠城·横沥)撂荒地黄豆机械化种植现场培训演示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今年以来坚持把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引进推广一批良种、良法、良机,着力改善撂荒地耕作条件,指导科学种植,探索多种复耕模式,为全市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利用黄豆较强耐旱性推动科学复耕
农业机械将黄豆种子按栽培农艺要求的位置(行距、株距、深度)播入土壤,实现精准穴播、覆土、镇压一体化机种……演示会位于惠城区横沥镇大岭村180亩田地上,此前由于水利设施陈旧和地块地理位置不好等因素撂荒,该复耕复种示范基地现由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惠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横沥镇人民政府共同实施。
撂荒地黄豆机械化种植演示现场。
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是我市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举办撂荒地黄豆机械化种植培训观摩会,也是我中心推动撂荒地科学复耕的重要举措之一。”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四级调研员、农作物技术推广部部长祝升直介绍,黄豆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市黄豆年均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但是由于我市土壤黏性高、地形过于复杂,黄豆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多为散户采用人工种植,生产效率较低,难以形成规模化效益。
祝升直介绍,与水稻相比,黄豆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十分适合在水利条件较差的撂荒地种植。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希望通过在横沥镇建立示范基地,推广撂荒地黄豆机械化种植技术,为提高撂荒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作出示范。
记者了解到,示范基地选种优良品种,并按照华南地区黄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做好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间苗、施肥、管水、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割等关键措施,再配合机械化垦造、机械化耕整、机械化起垄、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收获等手段,将大幅提高黄豆的生产效率,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的目的。
因地制宜提出种植技术方案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强化多方联动,凝聚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合力,特别是积极对接引进具备复耕技术条件和相应实力的农业企业,连片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带动惠东县铁涌镇盐碱地改良复耕,引进了农业高科技企业,促成其与当地政府合作,通过土地流转建设200多亩的盐碱地改良复耕试验示范基地,在珠三角率先试种海水稻和功能稻。
农业机械将黄豆种子按栽培农艺要求的位置播入土壤。
作为技术支撑单位,该中心会同省农科院海盐碱地改良、水稻种植等专家对盐碱地土壤质量、盐碱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引进多个耐盐碱的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在销售端协调对接发动民营企业,与农业生产企业实行“订单式”合作,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通道,促进撂荒地复耕复种长效化。
在惠城汝湖、惠阳沙田建立撂荒地复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试验示范点,面积450多亩,示范推广绿植粉碎还田、土壤调理、地力培肥等技术,目前已制定实施方案,准备在晚造实施;在惠城汝湖建立撂荒地复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点,核心面积约100亩,示范推广甜玉米绿色防控技术……
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种植品种和技术的试验示范,并组织专业技术专家实地“把脉”开“药方”。如深入各县区实地走访30多个行政村,现场察看撂荒地土质、水源等情况,围绕“种什么,怎么种”等关键问题提出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因地制宜提出种植技术方案,实现“一村一策”。
强化技术指导提高利用率和产出率
值得一提的是,撂荒地黄豆机械化种植培训观摩会上,除了有机械化演示等内容外,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三级调研员、高级农艺师李雄兵现场讲解黄豆机械化种植技术要点,同时也安排了农技服务“轻骑兵”现场演示黄豆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播种、无人机施肥、无人机封草等,推动现代科技应用于撂荒地复耕复种,提高种植效益。
农业机械将黄豆种子按栽培农艺要求的位置(行距、株距、深度)播入土壤。
据悉,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理念思路创新和方式手段创新,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技先锋惠三农”党建品牌,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服务用情用力解决农业技术难题等,有效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
今年春耕时节,该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全市撂荒地复耕复种技术培训班,组织各县(区)、乡镇农技人员参加培训,有效提升基层农技人员指导和推进撂荒地复耕的能力素质。并下沉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组织6个农业科技服务专家组挂钩联系一个县(区),组织种子、植保、土肥等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服务等。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技术指导,提高撂荒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编印《惠州市撂荒地复耕复种技术手册》、举办专题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因地制宜科学复耕,让党旗在撂荒地复耕复种技术指导一线高高飘扬,为全市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发挥有效的示范引领作用。
惠报全媒体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李亮
一审:艾良华 二审:胡进波 三审:李超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