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婷)昨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2022年夏粮收购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夏粮收购呈现“三高一快一稳定”特点。据调查,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平均亩产在1000斤以上,总产预计超过常年水平。
小麦产量高质量高价格高
据介绍,“三高”是小麦产量高、质量高、价格高。今年老百姓普遍反映小麦产量创新高。据调查,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平均亩产在1000斤以上。
质量方面,今年小麦容重平均值是801克,是近10年来最高的;二等及以上小麦占比达95%以上,其中一等小麦达到76.3%,是近10年来占比较高年份。价格上,新麦开秤价为每斤1.46~1.53元,同比上涨 0.24~0.31元,涨幅20%左右,也是历年的开秤最高价。
“一快”是指市场化收购进度快。今年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收购的积极性高。截至7月10日,全省市场化收购新小麦151.14亿斤,同比增加18.28亿斤,涨幅13.76%。收购均价是每斤1.53元,同比上涨0.295元,涨幅23.9%。其中,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67.26亿斤,同比增加24.1亿斤,其他企业收购83.88亿斤。地方国有粮食企业通过代收代储、租仓经营等方式,代收代储小麦23.5亿斤。收购优质小麦15亿斤,平均收购价为每斤1.6元。
“一稳定”是指市场收购价格在高位相对稳定。据最新一周的价格监测显示,全省小麦市场收购价为每斤1.52~1.57元,全省平均收购价是每斤1.5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0.32元,涨幅26.7%;与今年年初相比,平均增加0.17元左右,涨幅12.6%。
据介绍,6月1日起,全省启动夏粮收购进度五日报制度,及时汇总小麦收购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密切关注市场形势。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充分利用仓容充足优势,开展订单收购、代收代储和租仓经营,夏粮收购平稳有序进行,在全省初步形成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粮优价的收购局面。联合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切实加强夏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查处压级压价、打“白条”、违规收费和利用衡器作弊等违规行为,维护好市场秩序。
开展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
夏粮收购过程中,粮食价格和计量方式是农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1年9月份以来,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开展了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对国有粮食企业和基层粮库进行了“拉网式”全面检查,对民营库点、粮食经销商、粮食收购点等也进行了重点排查。截至目前,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各类粮食企业11000余家(次),检查在用计量器具4000余台(件),立案560余件,罚没退合计88万余元。
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连续下发《关于开展粮食收购在用计量器具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收购在用计量器具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对粮食收购在用计量器具做到应检尽检,提高受检率和合格率,保证粮食计量器具公平公正可靠,同时对各类计量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尤其是对故意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等坑农害农的计量违法行为“零容忍”。结合近年来农民售卖粮食由库点转向地头和个人收粮点的新情况,省市场监管局要求各地重点加强对“流动磅”“地头磅”的监管,专门制定《流动性粮食称重计量器具监管工作指南》,指导市、县局基层一线开展现场监管和执法。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夏粮收购启动后,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加大对粮食企业现场收购的巡查检查力度,加强提醒告诫,要求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自觉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诚信经营。对巡查检查中发现的涉粮违法违规问题,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并依法从严从快进行立案查处。全省市场监管部门通过7×24小时12315人工热线、全国12315平台、来信来访等多种渠道,及时受理群众涉粮投诉举报,并按照《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认真处理。据统计,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今年以来共受理粮食收购投诉举报19件,主要涉及称量不准等计量方面的纠纷问题,均已按程序规定及时处理完毕。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组织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继续深入开展粮食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加大夏粮收购期间巡查检查力度,重点加强“流动磅”“地头磅”监管工作,严厉打击价格、计量、垄断等各类涉粮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责任担当,做好服务保障,切实维护全省粮食购销市场秩序稳定。
多措并举引导农户安全储粮
会议透露,当前受国际环境、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小麦价格高位运行,在市场化收购形势下,种粮农户市场意识提高,部分农户把粮食暂时储存起来,等待更高价格卖粮,争取种粮收益最大化。农户储存粮食多了,带来的问题是粮食损失损耗将增加。
据统计部门调查分析,今年全省近24%的农户储存的小麦占总产量50%以上,个别村庄有80%的农户储存的小麦占总产量70%以上。农户装具、场所普遍不具备防潮、防霉、防虫、防鼠等条件,据调研测算,近31%的农户储存粮食损耗在2%~4%之间,远远高于在粮库储存三年0.5%的损耗。
如何能储粮安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储备管理处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局制定印发了《关于指导农户做好安全储粮工作的通知》,指导农户做好粮食防潮、防鼠雀、防虫害、防霉变、防水泡等日常管理。
比如挑选可防潮、防虫、防鼠的储粮装具,容量一般在1000公斤左右。装粮前按照先内后外的顺序清理装具,确保装具完整、清洁、干燥、无虫。对杂质大、水分高的粮食,一定将粮食晾晒干燥、清理后储存。可采用风扬、过筛的方法清除杂质。晴好、干燥天气在水泥地面暴晒即可降低粮食水分,也可杀灭粮食中的害虫。一般选择上午气温升高后的10点钟至下午3点钟暴晒效果比较好,要做到薄摊勤翻,向阳起垄,增大粮食摊晒面积,提高降水效果。收粮时间不能太晚,最好下午4点前完成。
加强害虫预防,做好储粮装具和储粮场所的清洁工作,切断害虫传播的途径。如果发现储粮生虫,要及时处理,尽可能采用物理杀虫的方法,比如日晒、密封、过筛等。确实需要熏蒸药剂杀虫的,使用熏蒸药剂要适量,用药后要将粮堆密封,禁止人员靠近,更不能长时间停留,严防人员中毒事故发生。储存粮食的场所要处于庭院最高位置,防止因暴雨或洪水造成庭院积水,带来的水泡粮食风险。
此外,该局积极组织仓储保管、质检等专业技术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充分发挥各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及时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代储存”“代清理”“代烘干”“代收购”“代加工”等服务。
(编辑:李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