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监测点数据预测,灵川县早稻成熟期比去年推迟2~7天,预计7月17日开始逐渐进入成熟期,结合农时及天气情况,特对早稻后期管理及晚稻育秧提出以下建议:
一、狠抓早稻后期田间管理
一是把好病虫害最后防控关。7月上旬,我县早稻主要为灌浆乳熟期,是产量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受时晴时雨、高温高湿天气的影响,易发生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枝梗瘟等病虫害,要把好病虫害最后防控关,防止因防治失时、漏治或用药不当而造成最后顶层叶片、茎鞘和穗粒受害,确保早稻丰收。
二是对于进入抽穗扬花的田块,要喷施叶面肥。一般每亩用0.5%~1.0%尿素液和0.2%~0.3%磷酸二氢钾液50公斤喷施,在5~7天后再喷施1次。保持叶片不衰黄,以维持旺盛光合功能。
三是雨后排涝防渍,晴热天气防止后期断水过早。田间四周要开好排水沟,确保雨后能及时排干田间渍水。早稻收割前,往往遭遇晴热天气,注意不宜断水过早,应在收割前4~5天断水。
二、抓好晚稻播种及秧苗管护
一是为防御寒露风,要卡死晚稻播种期。根据我县安全齐穗期和所选择晚稻品种的生育期,卡死播种期,以确保晚稻安全齐穗。如选用德优108、智优809等熟期品种作晚稻,要求在7月5日前播完种;若选用株两优4024、陵两优179等早熟类品种的,要在7月10日左右播种,需要加大用种量,插足基本苗。在卡死相应晚稻品种播种期的同时,还需要将抛栽秧龄控制在20天以内。
二是加强晚稻秧苗管护,培育壮秧。采取塑盘育秧方式的,推荐使用353孔较大孔径的秧盘,每亩用70~80块。施足基肥,在起畦整理秧厢时,每亩秧田施20~30公斤复合肥面施作基肥,再整平厢面。播种至出苗期,要防雨水冲刷,保持厢泥湿润,厢面无水层,以利出苗。在秧苗1叶1心时,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50公斤均匀喷雾,以控制秧苗长高,促进分蘖。
三是在秧田期和大田前期,做好晚稻黑条矮缩病防治工作。该病主要由白背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具有为害隐蔽、突发和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等特点,易感病期是秧苗期和大田分蘖前期。防治方法:在播种前选用吡虫啉拌种,在秧苗2叶1心期、移栽前1~2天,移栽后7~10天各施药一次,每次每亩用25%吡蚜酮20克或10%吡虫啉30克加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