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推进产业强、乡村美、大家富,让我们每一个群众都能在乡村振兴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6月29日上午,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接受广东广播电视台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记者的专访,为本次代表东莞出战第三届“大擂台”的道滘镇加油打气。
肖亚非实地走访了道滘镇大岭丫村与“工改工”项目施工场地,与村民们深入交谈,了解村民收入情况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满意度。
“环境搞干净、漂亮、舒适了,现在很多村民又搬回来住了,都喜欢居住在这里了。”村民叶炳坤回答道。
专访中肖亚非围绕东莞如何让“美丽环境”转变为“美丽经济”,莞邑文化带动乡村振兴等内容介绍了东莞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经验与做法。
肖亚非表示东莞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大力推进镇村工业集聚区改造,着力打造一批高品质、低成本、优环境的产城融合社区,吸引更多高端项目进驻,使农村集体经济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近年来大岭丫村先后投入6000万元对周边地区进行景观提升,通过清退“散乱污”企业、改造升级道路、统筹农田开发等措施,将这里打造成为一条集水岸观光、健身、娱乐、垂钓于一体的水乡休闲景观带。借力环境改善,大岭丫村引进了花茶湾文旅项目,集合花茶农业示范园、星空露营、户外拓展、直播基地等特色业态;大力推进了3个片区“工改工”项目,促成村组集体经济翻倍增效。
东莞立足各镇村地理、人文、产业等资源禀赋差异,一体谋划、全域推进,围绕三江六岸、荔乡红韵、松湖融合等具有东莞特色的十大主题,打造“莞邑拾光”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体现岭南水乡风貌、莞邑文化名人、红色文化传统、科技创新魅力等不同主题、各美其美的综合体,建设“五大振兴”同步推进的示范样本。比如在“三江六岸”示范带中规划建设“东莞记忆”项目,以7.5公里历史游径串联莞城、万江的老街巷、老村落、老工业、古遗迹,以“洲、坊、岸、桥”为记忆载体,充分呈现老莞城的独特风貌和文化底蕴。
来源:广东乡村振兴融媒中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