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草种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林草局、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中国林科院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单位有关代表,与南志标、尹伟伦、曹晓风等院士专家一起,围绕“乡土草种与草原生态修复”主题,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政产学研交流讨论。
会议指出,草种业是草原生态修复与草业的“芯片”。我国是草原大国,草原面积近40亿亩,草种业健康发展是改善我国生态的基础保障,是推动我国草原与草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把草种的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草种业种源自主可控、产业自立自强。要加大种源创新研究力度,发展精准育种技术,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实现“中国草主要用中国种”,为种业振兴筑牢基础。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构建中国特色草种业创新体系、标准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快速提升我国草种业的整体竞争力。
基于目前我国种业的人才、资源、技术仍聚集在科研机构,种企技术研发力量依然薄弱等国情,与会代表与专家建议,要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的齐抓共管和协同推进作用,借鉴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运行机制和主体利益分配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种业体系,选择科研实力强、研究基础好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与种子龙头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针对草种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共同培育高性能品种并实现市场化。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