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近年来,农安县靠山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村民种植优质谷子,实现了由传统种植模式到特色种植模式的转变,拓宽了乡亲们的增收致富路。
一粒粒谷子,承载了无数农村家庭的致富之路。近日,记者走进靠山镇红石村的田间,只见十几位农民一锄一锄地铲着田间杂草。
据了解,红石砬小米生产基地位于农安县靠山镇红石村,地处松花江西岸,土壤肥沃,生长环境优良。今年,该镇圣水泉合作社共种植谷子150垧,均采用人工除草,合理施肥,预计年产小米1800余吨。
红石砬小米口感粘、滑、香,熬煮的时间短,深受消费者欢迎。小小谷子不仅带动周边农户走上致富路,而且谷子的连片种植,还为后续的深加工、品牌打造创造条件,也为附近农民离土不离乡提供了就业岗位。
圣水泉合作社理事长刘永辉介绍,合作社所种植的谷子都是有机的,施用农家肥,人工除草,没有任何化学除草。谷子从头到尾都是宝,谷壳酿酒,谷糠喂猪,谷草喂牛,全程封闭性循环。人工除草还可以有效利用农村社会劳动力,增加就业;对保护黑土地和生态环境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