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经典报道 > 2022年贺州市病虫情报第8期:强降雨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见

2022年贺州市病虫情报第8期:强降雨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22-06-18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玉林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贺州市近期多地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部分农田被淹,农作物受灾后植株抗性降低,高温高湿的天气利于各种病虫害爆发、流行。据贺州市气象部门预报,6月17-21日贺州市仍有持续性暴雨天气,需继续做好灾害防御工作。各县(区)植保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做好农作物雨后病虫害的防治指导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一、强降雨洪涝灾后病虫发生要点

  1. 水稻:高温天气伴随连续降雨,稻纹枯病、稻瘟病将加重发生,在低洼地区、种植感病品种较多的历史性发生区大流行几率加大;强对流天气造成的水稻机械损伤利于病原菌侵染为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褐条病等细菌性病害易传播;另外,“两迁”害虫易随风雨迁入,要加强监测预警。

  2. 玉米:预计玉米茎腐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将加重发生。

  3. 蔬菜:连日高温强降雨天气,预计茄科、瓜类、芋等作物的疫病,软腐病将偏重发生;瓜类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将加速流行。

  4. 果树:柑桔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等病害易加速流行。

  二、防治意见

  1.加强病虫害监测。各县(区)要及时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工作,定时定点开展大田调查,及时掌握发生动态,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指导种植户做好防治工作。

  2.清洁田园,减少病虫基数。结合清洁田园,铲除鼠类隐藏处;稻田沤耙时,注意打捞浪渣。

  3.及时排涝、施肥促壮。暴雨过后,被淹田块应及时排除积水,清除淤泥。受害田块土壤肥力流失,需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基肥,适当喷施叶面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4.适时采用药剂防治。在综合防治中,优先选用生物制剂,注意对于化学制剂的选择,注意药剂轮换,切忌滥用农药。针对当前雨日频繁,各县(区)植保部门要指导农民抢晴施药;施药后如遇下雨天气,应及时补喷。

  ①水稻:喷施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噻呋酰胺防治稻纹枯病,稻瘟灵、三环唑、稻瘟酰胺等防治稻瘟病;喷施噻菌酮、三氯异氰尿酸等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选用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等防治稻飞虱,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防治稻纵卷叶螟。

  ②玉米:喷施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代森铵、丙环·嘧菌酯等防治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纹枯病;高效氯氟氰菊酯、乙酰甲胺磷、辛硫磷、氯虫苯甲酰胺、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防治玉米螟、草地贪夜蛾。

  ③蔬菜:选用烯酰吗啉、嘧菌酯、氟吡菌胺·甲霜灵等防治蔬菜疫病;百菌清、三乙膦酸铝、甲基硫菌灵等防治蔬菜霜霉病、白粉病;唑醚·代森联、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防治蔬菜炭疽病。

  ④果树;选用松脂酸铜、春雷·王铜、喹啉铜等防治柑橘炭疽病;代森锰锌、唑醚·代森联、百菌清等防治柑橘疮痂病;咪鲜胺、氯氟醚菌唑、吡醚·甲硫灵等防治柑橘炭疽病。

  5.采用理化诱杀。可选用频振式杀虫灯、食诱剂等诱杀成虫,也可利用性诱剂诱杀雄虫,降低田间产卵量。

  三、注意事项

  1.选择天气好的时候喷药防治,若喷后2小时遇雨则需补喷。

  2.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3.农药包装等废弃物应集中处理,清洁田园,美丽乡村。

  4.积极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采用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及理化诱控技术。

  


原文链接:http://nyncj.gxhz.gov.cn/xxgk/tzgg/t1204231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