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小麦、玉米、豆类等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气温高,早晚温差大,降水不均匀,干旱、大风、冰雹等时有发生,环县农业农村部门时刻关注气象预报,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做好防灾减灾应对措施,强化农作物田间管理,为全年粮食增产增收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是分类检测墒情,科学分析研判。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不同类型地块种植的作物进行墒情监测和数据分析,5月中下旬以来,露地墒情中度偏旱,全膜作物地块墒情轻度偏旱,小麦、胡麻及马铃薯等墒情中度偏旱。
二是查看作物长势,细化管理措施。“小满”过后,冬小麦扬花灌浆、春小麦拔节、冬油菜即将成熟、春玉米和马铃薯苗期,对此,我们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对于大秋苗及时查苗补苗,促弱转壮,及时中耕除草,对膜下杂草较多的玉米、豆类田块指导农户人工进行膜下除草并封孔压实地膜,防大风揭膜;对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地块按豆类和玉米的需肥规律分期追施不同养分的肥料,平衡生长,保证后期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春小麦除草后在晴天早晨或午后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功能性叶面肥料,结合“一喷三防”措施,增强抗逆性。
三是紧盯重点病害,及时科学应对。夏季气温较高,是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发生的关键时期,环县农技中心组织专业防治服务队、村级防治组织及种植大户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在冬小麦集中连片区实施无人机飞防,在零星分散种植的地块组织群众自防。另外,对各乡(镇)监测点上布设的诱布器等设备及运行情况进行了维护,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治疗。为今年的粮食增产增收保好驾护好航。
(作者:樊春霞)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