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扬州市农业产业发展工作评议简报第三期

扬州市农业产业发展工作评议简报第三期

发布时间:2022-05-31 作者:佚名 来源:扬州市农业农村局

  全面落实党政同责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安全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粮食“稳产增效”目标,抓部署、强措施、重落实、稳推进,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83.05万亩、总产57.39亿斤,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当前,在田小麦265.9万亩,比上年增3.23万亩,生产形势好于常年,增产趋势明显。

  一是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市委市政府将粮食生产列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层层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形成上下一体行政推进合力。4月7日,市委书记张宝娟专题调研春季农业生产。3月26日,市长王进健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4月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小麦赤霉病防控暨全年粮食生产工作推进会,建立粮食生产组织网络。市农业农村局成立9个副局长带队的挂钩指导组,下沉一线全力推进粮食生产。

  二是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藏粮于地,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改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2021年底,全市共投入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近60亿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99.19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54万亩,今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17.23万亩。

  三是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实施藏粮于技,推进优质稻麦产业发展。实施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强化“五新”技术推广应用,调整优化种植布局,提升农机装备结构,推进高质高效生产技术落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21年优质高产稻麦品种应用覆盖率达90%以上,主推技术应用率95%以上,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97%以上。

  四是强化惠农政策扶持引导。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激发农民种粮生产积极性。2021年,全市共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7.66亿元。此外,扬州市财政每年还安排1000多万元用于支持粮食产业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小麦穗期观摩培训暨粮食生产现场推进会

   

  5月20日,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小麦穗期观摩培训暨粮食生产现场推进会,对我市夏收夏种进行动员和部署。

  会议观摩了高邮市临泽镇江强家庭农场小麦新技术百亩示范方、界首镇优良食味水稻商品化集中育供秧现场、珠湖种业扬麦33、镇麦18等优质高抗新品种大面积示范方、江都区兴萍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小麦示范方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新品种综合性展示基地。扬州大学、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专家针对小麦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优质高抗新品种培育等进行了现场培训。会议指出,全市夏收夏种正当时,各地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全力以赴确保“三夏”生产正常有序开展。一是要认真组织开展小麦收获工作,未雨绸缪及时制定好应急预案和措施,确保颗粒归仓;二是要做好水稻备耕和育秧工作,坚决落实好省市领导关于控减直播稻的讲话精神,积极稳妥推广机插秧,做好育秧技术指导,确保秧苗素质;三是要强化展示基地建设,发挥好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装备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丰收在望  农业机械助力稳粮增产

  当前,即将进入“三夏”大忙时节,我市将迎来小麦的收获期和水稻等作物的播种期,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立足“抢”字,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夏粮抢收工作,确保颗粒归仓。

  一是加强调配,保障装备数量。自4月以来,各地以村为单位,全面摸清在用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保有量和分布信息,以及作业机具缺口数,积极引进机具开展跨区作业。截至5月20日,全市在用联合收割机4777台,异地引进机具2087台,满足小麦机收作业需求。

  二是加强服务,保障高效作业。整合农机售后服务、维修网点资源,组成农机维修流动服务队,巡回开展农机维修保障服务,已维修保养各类农机装备7468台(套),确保最佳状态投入“三夏”生产。推广农机“双优”加油卡,开辟专用加油站和农机加油绿色通道,保障农机作业用油供应。

  三是加强监管,保障作业安全。大力开展“查隐患、纠违章、保生产”农机执法检查服务。结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向农民机手宣讲农机安全操作知识,提高农机手操作驾驶水平。全市已检验拖拉机6543台、收割机2798台,检查各类农业机械417台套,办理行政处罚77起。


原文链接:http://nyncj.yangzhou.gov.cn/nyncj/snjb/202205/2f62c4f7989d4e7bb6d1ce298b29c9f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