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农委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投入疫情防控
郑州市农委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市委号召,积极投入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根据市委号召和市直机关工委要求,市农委党组高度重视,委党组书记、主任樊惠林提出要按照“精心组织、全力支援、就近下沉、做好防护”的原则做好下沉防疫工作。按照委党组的要求,机关党委及时与对口支援的二七区建中街道办事处取得联系,了解疫情形势和防疫需求,科学调配下沉力量,积极进行物资筹措,确保下沉力量及时到位、防疫物资保障到位。5月7日下午,委党组书记、主任樊惠林专程来到分布于建中街道的8个下沉值守点察看下沉防疫工作情况,为建中街道和下沉人员送来消杀物资和饮用水、方便面等防疫及生活物资。
二是迅速行动下沉社区。根据市农委党组要求和机关党委安排,市农委农科所党委、蔬菜所党委和执法支队总支迅速组织居住在二七区的27名党员干部克服出行交通困难,于5月6日下午14时前进入建中街道办事处的4个社区8个无主管楼院持续开展下沉防疫工作,认真做好卡点值守、信息采集、协助核酸检测等任务。
三是亮明身份就地报到。市农委处于封控区、管控区的党员、干部和职工,积极响应市委号召,第一时间向居住地社区报到、第一时间到所在小区领取任务,纷纷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标、亮出红党徽,在夏日的阳光下、在轻舞的飞絮中,坚守在小区门口协助查验、在核酸检测现场布设场地、协助检测、帮助行动不便人员参加检测等志愿服务工作。截至5月7日下午14时,市农委共有519名党员、干部职工就地报到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组织有号召、人民有需要,农委党员、干部、职工闻令而动,积极投入新一轮疫情阻击战中,为郑州的平安、为人民的健康毅然再出发。
(委机关党委)
●郑州市农委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小麦“一喷三防”暨抗旱工作视频会议
5月6日上午,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全省小麦“一喷三防”暨抗旱工作视频会议,郑州市分管领导,市农委、财政局、发改委、气象、水利、供销、供电公司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收听收看了此次会议。
会上,省气象局、省财政局、省农业农村厅和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分别就小麦后期气象情况、做好“一喷三防”资金保障以及小麦后期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了安排布置。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武国定对做好小麦后期管理,确保夏粮丰收提出了具体要求。
武国定指出,各地一定要认清形势,增强夏粮生产的紧迫感,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粮食生产,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体现确保粮食安全的河南担当。一是要根据不同环节,分类施策,抓好小麦后期田间管理;二是突破瓶颈,合法合规,推动“一喷三防”任务尽快落实;三是科学指导,强化服务,科学开展抗旱浇麦;四是加强领导,压实责任,确保各向措施落到实处。
郑州市2022年小麦播种面积198.4万亩,已经全面进入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市农委印发了《2022年小麦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推动“一喷三防”资金的落实,目前全市小麦长势良好,“一喷三防”作业面积已经过半。下一步,郑州市农委将密切关注大风天气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跟踪旱情发展状况,指导各区县(市)做好抗旱浇麦,力争夏粮丰收。
(委农业生产处)
●郑州市农业信息中心全力保障市农委官网、政务新媒体疫情防控信息及时发布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郑州市农业信息中心全面落实郑州市农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切实保障疫情期间郑州市农委官网、政务新媒体等信息的及时更新管理工作,加强疫情防控宣传,规范落实防控政策。
5月4日以来,在信息中心统一安排下,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严格按照郑州市和农委里通知要求,进行排班到岗,全面做好郑州市农委官网更新等相关信息管理工作,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信息的公开、及时。居家办公信息管理人员除了每天做好所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保证郑州市农委微博、微信公众号每天及时发送关于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和疫情防控知识、防控指引、疫情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内容信息,加大疫情防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防疫氛围。截止目前,发送微博、微信百余条,信息访问总量达上万人次。
下一步工作中,郑州市农业信息中心将继续按照市农委安排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郑州市农委官网、政务新媒体信息及时发布等工作,全力配合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为遏制疫情蔓延、科普疫情防控知识、及时更新疫情防控措施贡献一份力量。
(郑州市农业信息中心)
●郑州市“一喷三防”工作推进过半
“一喷三防”是小麦中后期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郑州市农委高度重视2022年“一喷三防”工作,主动担当,快速推动,确保夏粮丰收。根据市农委调度,各区县(市)均按照“一喷三防”工作要求制定了工作方案,想方设法,快速推进“一喷三防”工作。截至5月7日,全市“一喷三防”工作过半。共完成防治面积47.28万亩,占任务面积的63%。
一是高度重视,立即汇报。市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夏粮生产和“一喷三防”工作,收到工作任务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统筹各相关科、站对“一喷三防”工作进行部署;二是提前安排,争取主动。在省级任务布置后,在资金文件和绩效目标都未下达的情况下,市农委组织各区县(市)不等不靠,积极行动,根据小麦生育期确定工作时限,迅速制定了工作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三是防疫飞防两不误。对外地入郑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入郑政策,查验“两码一证”,落实“三天两检”,限制活动区域,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快速推进“一喷三防”工作。郑东新区与镇办结合,休假不休息,“五一”假期快速完成防治任务,避免了封控的影响。任务明确后一周时间,全市“一喷三防”作业任务完成过半,基本未受疫情防控影响;四是合法合规,快速推进。“一喷三防”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按照正常招标程序,麦收前无法完成。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与财政、乡镇政府沟通,寻找合法合规、快速推进的方法。新密市农委经于财政部门沟通,采取追加资金等方式,延用之前小麦“两病”防控的第三方服务公司,开展统一飞防,节省了招标时间,为工作开展赢得主动;五是精细作业,确保防效。各区县(市)农业农村部门,科学调配防治药剂,根据当地小麦生长情况和前期防治基础,灵活调整药剂配比,病害重的地块适当增加杀菌剂,虫害重的地块增加杀虫剂,灌溉条件差的地块增加抗旱剂。根据作业任务和天气状况,科学调整作业方式。作业面积大的县市,小型无人机飞防调整为大飞机飞防;风力大的天气,暂停作业。通过调整,最大限度发挥“一喷三防”的作用,真正实现“一喷多效”。
(委农业生产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