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当水稻“保姆”为村小建智慧教室

当水稻“保姆”为村小建智慧教室

发布时间:2022-05-15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3月8日,来凤县百福司镇枫洞小学,学生们在智慧教室上第一堂信息技术课。(受访者供图)

  4月29日,在恩施州来凤县百福司镇廖家坝村的试验田里,来自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驻村工作队员毛述劼掏出手机,仔细记录试验黑稻的长势。

  前不久,毛述劼获评湖北省2021年度工作突出驻村工作队员。在他驻村不到1年的时间里,廖家坝村新增了设备齐全的文化广场和整齐的农家书屋,村里小学建起第一间“智慧教室”,引来华农教授为村民“云端”讲授种植知识。

  “驻村工作队员是真正为咱们老百姓干实事的人。”望着旧貌换新颜的廖家坝村,村民们喜上眉梢。

  给水稻做“保姆”

  廖家坝村是个偏远的山区贫困村,距离重庆酉阳约3公里,有农户493户1681人。由于没有集体产业,地势相对平坦,村里农户大多种植水稻和蔬菜,但经济效益不高。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因地制宜,租用20亩水田进行无公害优质水稻试验种植,计划打造“农户+合作社+电商平台+村集体+帮扶单位”产业模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水稻种植,好种子是关键。通过武软校方牵线,毛述劼多次拜访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江洋副教授,在教授团队大力支持下,选取适合廖家坝村气候、地理条件的两种有色稻品种和一种常规稻品种。

  “这批黑稻是第一次在恩施试种,享受的是‘熊猫级待遇’。”4月29日,毛述劼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目前正值水稻育秧的关键期,为抓好水稻试种,他每天早中晚三次往田里跑,像“保姆”一样,记录水稻的长势情况。看到有一点点黄叶,自己就紧张得不得了,赶紧拿起手机,向华农专家远程请教。“预计今年秋收将带动村里农民增收6万元,为村集体创收2万元。”说到今年的目标,毛述劼信心满满。

  打造水稻自主品牌,离不开商标注册。毛述劼说,常规来讲,找中介代理商标注册,是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但同时也需要一笔不菲的代理费用。为了给村集体节约开支,毛述劼主动接下任务,频繁对接省知识产权局商标处,对照注册要求,精心准备所需资料。尽管材料繁琐,但因准备充分,毛述劼于4月7日提交商标注册申请资料后,便成功进入审查阶段。

  此外,为了拓宽本村特色农产品销路,廖家坝村还计划申请入驻832国家扶贫电商平台,“入驻成功后正逢秋收,我们栽种的优质稻就能正式上架,帮助村民赚得‘秋天的第一桶金’。”

  “村小”有了智慧教室

  驻村后,看到村里小学硬件条件较差,毛述劼想着如何能为孩子们出一份力。

  经驻村工作队协调推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投资10万元,为枫洞小学援建了一间智慧教室。作为该教室建设的具体负责人,毛述劼从前期调研、项目招标、物资采购、安装、调试,一直到项目验收,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全身心投入。走进这间智慧教室,13台电脑、24套彩色座椅配套齐全,还配备高端中控讲台、75寸智慧大屏和互动电视,让乡村小学的学生也能享受城里的办学环境。

  毛述劼回忆,当孩子们走进教室,明亮的眼中带着好奇的光,“我对孩子们说,以后可以在这间教室上电脑课,他们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这个情景,我一辈子难忘。”

  这间智慧教室不仅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窗口,还是农村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4月8日,江洋副教授在智慧教室在线讲授《水稻绿色种植与稻米增质增值之路》,远程为村民们送来种植新知识、新技术,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以前种水稻全凭个人经验,比如施肥量的问题一直不太懂,听了江教授的课,就明白以后该怎么控制施肥量了。”廖家坝村种粮大户王向荣说。

  如今,在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廖家坝村满是新气象:3处道路和涵桥完成了修缮,村里文化广场安上了围栏和照明灯,新建了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

  “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把大山深处的绿色农产品端上大城市的餐桌,帮助村民致富奔小康,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毛述劼说。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xxlb/202205/t20220513_19708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