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在“农资打假护春耕启动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市、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联合行动,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和重点环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护春耕”大排查行动。
行动期间,全市各地农业执法机构结合本地农时季节,统筹执法工作与疫情防控,通过“四项排查”,切实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一是排查经营资质。各地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通过“双随机”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农资经营主体进行检查,4月份,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836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1131个次,整顿市场52个,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保障春季农业生产安全。
二是排查农资经营台账。重点围绕农药、种子、登记肥料等农资产品开展检查,查阅进销货台账登记情况,严查限制农药实名购买制度执行情况,对不执行购销台账制度的经营单位限期整改,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份。
三是排查产品标签。详细查看农资产品标签内容是否真实、齐全,重点查验销售种子适宜种植区域、农药、肥料产品登记证号等,严把农资产品销售关。
四是排查农资质量。强化农资产品质量监管,全市共抽检种子样品139个,农药13个,登记肥料6个。各地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将对检测结果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查处。
全市各级农业执法机构坚持以执法办案为抓手,行动期间共立案7起,结案5起,罚款2.77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5万元,形成对农资经营违法行为的强大威慑力,切实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供稿部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