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灌南县扎实推进富民强村,重点围绕“三个一批”做好产业帮促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做好乡村振兴有关工作。
一是巩固一批,挖掘效益潜力。注重已建成项目的后续运营管理,健全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制度,明确产权和收益方,坚持“依法实施、规范运作、尽快收益”原则,强化项目的利益链接,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嵌入其中的村和农户持续稳定增收。近几年灌南县共建成各类到村帮扶项目253个,总投入1.4亿元,建设扶贫厂房、车间约14万平方米,其中2019年之前建成的211个到村项目已完成分类登记造册,确权发证,2020年建成项目已经完成确权,正在发证,目前已建成厂房出租使用率达80%以上,资产收益率5.6%(不包括2020年新建的标准化厂房)。
二是提升一批,强化带动实力。对乡村振兴产业园进行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市级乡村产业园,2021年共筹措各级各类资金约3000万元,加强乡村振兴产业园和乡村振兴车间的建设,重点促进百禄、北陈集、孟兴庄、汤沟等镇产业园提档升级,百禄、北陈集、孟兴庄等3个镇产业园成功被命名市级乡村振兴产业园。2022年,新建乡村振兴产业园4个,目前各相关镇正在积极推进,各园区已初具规模,计划通过3-4年时间,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园“一镇一园”的目标。通过产业园的打造提升,把现有扶贫产业园及扶贫车间做优做大做强,形成资源集聚,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特”“优”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强化产业就业后续扶持,培育发展一批带头创业主体,有效带动村增收,促进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已带动村集体增收500余万元,带动1800余人在产业园就业。2021年度,28个省定重点帮促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145万元,年平均经营性收入达30万元以上。
三是新建一批,增强发展动力。结合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现整村推进、整村打造、整村配套,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一批乡村振兴样板村。2021年,在各级各类资金的支持下,灌南县获批市级乡村振兴样板村4个,获得市级样板村奖补资金120万元。计划通过2-3年时间,对样板村进行提档升级,通过样板村的建设带动全县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农民生活实现新跨越。(灌南乡村振兴局 孙振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