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特别是农资保供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米袋子”,吴中区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种子运输工作,抢农时、保运输、强服务,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种子供应不断档、不误农时。
一是种源储备早落实。受去年台风等灾害天气影响,全省水稻受灾面积较大,整体稻种质量较往年有所下降,优质种源数量更趋紧张,供需矛盾突出。吴中区坚持事先谋划、提早部署,在上季稻种收获后立即开展市场调研,多方联络种源,在3月份完成水稻良种补贴项目的招标采购工作,与位于张家港市的苏州苏南种子有限公司签订供种协议,调运数量总计130余吨。
二是种子质量严把关。在保证种子及时足量供应的同时,吴中区严把种子质量关,对净度、水分、发芽率、杂草稻等指标进行全面抽检。经过前期仓储初检、调种过程中的二次抽检及样品封存,实现抽检品种覆盖率100%,批次覆盖率100%,质量合格率100%,可追溯率100%,确保全区水稻生产安全。
三是疫情风险严管控。由于周边城市疫情高发,跨区、市交通运输存在极大风险,货运人员和车辆查验、交通路线管控等极为严格,运输效率难以保障。为有效降低调运风险,吴中区农业农村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与市区交通运输部门、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沟通协调,制定疫情防控下种子调运方案,明确人员职责,落实车辆安排,及时调整运输路线,物资装卸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于4月12日正式启动调运行动。通过安排专人跟车押运,全力实现“即装即走,人不离车”的无接触式调运。种子到达指定点位后,对货运司机进行测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开展车辆消杀工作。针对区内水稻种植大户,采取供种运输上门服务;针对散户则提前告知种子领取时间和地点,要求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领取、迅速撤离,实现种子运输、发放效率最大化,疫情风险最小化。截至4月18日,130余吨水稻良种已全部调运入户,本年度稻种保供任务圆满完成。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