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农业农村局与气象局联合制定下发《商丘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建立精准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体系,强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提前落实防范措施,实现主动避灾、科学防灾,扛稳农业防灾减灾和粮食安全气象保障重任。
《方案》提出了工作原则。一是统筹协调,系统推进。统筹气象、农业农村两部门资源,强化市县两级部门联动,围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工作流程、业务产品、服务对象等各个环节,认真谋划,系统推进。二是需求引领,突出重点。充分结合我市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围绕保障粮食安全,着力做好对大宗粮油作物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逐步形成完整系统的业务体系。三是因地制宜,科学实施。区分全市不同地区农作物生育进程差异和气象灾害特点,科学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
《方案》明确了预警内容。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是在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天气预报进行动态风险状况评估和早期预警。主要针对市内小麦、玉米等大宗粮油作物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的干旱、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面向党政领导、决策部门和农业从业者,指导开展防灾减灾部署应对和部门联动。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将风险预警设为4个级别,分别用低风险预警、中风险预警、高风险预警和极高风险预警表示。风险等级判定标准以业务技术方案为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流程包含风险分析、会商研判、预警制作、预警签发、预警发布(包括首次发布和继续发布)、预警变更(包括升级或降级)、预警解除、信息反馈等环节。
《方案》制定了保障措施。一是明晰职责分工。市气象局、农业农村局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服务和防范应对,收集反馈预警信息应用情况和成效,组织开展灾情调查和灾情评估;县级应用市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产品,开展本行政区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服务和防范应对。二是夯实技术支撑。市级业务部门加强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中的应用,组织落实省级制定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技术方案,做好技术服务。三是落实工作措施。市县气象、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工作统筹,建立工作专班,负责本区域内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市县两级业务部门沟通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渠道,切实提升信息共享、产品传输、会商研判的时效和质量。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是气象、农业农村两部门深化合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实施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的创新举措。要在工作推进中做好宣传引导,强调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范慧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