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4月21日南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专家,派出5个小分队,分赴唐河县、邓州市、方城县、卧龙区、高新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因苗分类施策,对种植大户和农民群众开展面对面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现场解决疑难问题,确保小麦病虫害防控和技术指导跟踪问效落到实处。
当前我市小麦长势良好,大部分麦田群体充足、底墒适宜,丰产架子已初步搭建。但现在距离麦收还有1个多月时间,小麦生产还面临赤霉病、条锈病、倒伏、干热风、烂场雨等多重风险,直接影响最终产量的高低。我们要立足抗灾夺丰收,以“防灾害、促灌浆、提品质、保归仓”为目标,坚持不懈抓好后期管理,做到小麦一天不收获,技术指导一天不放松,奋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在活动现场,市种子技术服务站张光昱研究员指出:随着近期温度的升高,我市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一阶段既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又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多种病虫害叠加高发多发期和综合防控的关键期。我们要确保实现“一喷三防”全覆盖,不漏田块,不留盲区。牢牢把握病虫害发生的流行规律,立足“早发现、早控制”。
农业专家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一、强化监测预警,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小麦赤霉病是可防不可控,具有普发性、爆发性的特点,我们要抓住抽穗扬花关键期,坚持“见花打药,主动预防”不动摇,确保预防在前,做到精准防控,努力降低赤霉病流行风险。对小麦条锈病可防可控的特点,应早发现,早打药,要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以赤霉病防控为重点,因地制宜兼顾做好吸浆虫、蚜虫、条锈病、白粉病等病虫害防控,注重防病治虫和防干热风、抗倒伏相结合,药肥混用、保粒增重。二、要积极搞好田间管理。对表墒不足麦田,要抓紧灌一次水。对前期没有追肥、有脱肥现象的地块,要结合浇水情况每亩追施尿素,保穗数,增粒数。小麦进入生育后期,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防范干旱、高温、干热风等异常天气影响,指导农民因天因墒浇好灌浆水,适时喷施叶面肥,保持根系活力,防止叶片早衰,促进籽粒灌浆,预防干热风和高温热害。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