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8%、居全省第二位。其主要做法是:
一是围绕粮食安全强保障。组织召开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议,印发《南充市2022年增粮增收工作通知》,分解全年目标任务。制订撂荒地治理相关措施,明确市财政按100元/亩标准专项支持连片复耕种粮5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一季度,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亩均增产粮食100公斤以上。全市预计完成小春粮食播栽面积226.5万亩、同比增长5.6%,油菜播栽188.5万亩、同比增长0.2%。
二是围绕生猪保供抓指标。把稳定生猪生产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分级建立首批生猪产能调控基地355个,其中国家级20个、省级269个、市级66个。强化监测预警,发布行情信息,构建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一季度,全市出栏生猪149.73万头、同比增长5.32%,季末存栏生猪394.63万头、同比增加1.71%。
三是围绕园区建设提产能。持续推进川东北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在现有32个重点农业园区基础上计划新建粮食(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13个,引育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园区内农产品初(精深)加工率达50%。1-3月,全市园区实现农业综合产值82.6亿元、增速9.6%,全市现代农业集群产值达360.6亿元,同比增加29.1亿元,增速8.78%。四是围绕目标任务重督导。及时分解目标任务,建立县级干部包县督查指导机制,由9名县级干部带队,每个月开展常态化督查指导一次,每季度开展全方位大督查一次,深入产业基地、项目现场、乡镇村社等重点区域走访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及时将督导发现的问题清单反馈县(市、区),督促尽快整改,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全力确保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