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长沙县种粮大户大展身手 助力春耕生产

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长沙县种粮大户大展身手 助力春耕生产

发布时间:2022-04-20 作者:佚名 来源:长沙市农业农村局

  

  杨柳抽新芽,清水映农家。又是一年春耕忙,在湖南省长沙县,阡陌之间,规整的机耕道连着农田,水渠灌溉着每一个方田,犁田的机器轰隆隆响在大地。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长沙县的种粮大户们各个大展身手,不误农时不负春。

  

  图为春华万亩粮食生产基地。均为 章帝 摄

  春种万亩粮

  “四高”综合示范田里播散新希望

  “两台机械同时作业,6至8天就可以把秧插完。”在长沙县春华镇龙王庙村龙伟义承包的水稻田里,抛秧机所过之处,一排排秧苗栽插齐整。

  作为春华镇的种粮大户其中之一,龙伟义告诉记者,前几天他的300亩早稻田刚刚插完品种为潭两优83的秧苗,预计平均每亩早晚稻合计增产150公斤,增收近500元。

  记者了解到,2022年至2024年,长沙市将建设三个高标准、高技术、高产量、高品质的粮食生产“四高”综合示范区,长沙县示范区位于春华镇,正是龙伟义承包的这300亩水稻田。

  据了解,春华镇粮食生产“四高”综合示范区,将按照“高标准、高技术、高产量、高品质”要求,以高标准基础设施提升和地力培肥提质为基础,创新集成双季稻绿色优质丰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创建全省水稻生产“四高”样板示范区。

  

  农忙时分,长沙县的种粮大户们练就的农机操作“十八般武艺”派上了用场。

  与龙伟义的300亩示范田隔“垄”相望的春华镇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柳涛,此时也正坐在驾驶舱内,驾驶着旋耕机,麻利地踩油门、打方向盘,几个来回下来,他身后的水田变得平整,即将种上绿油油的早稻秧苗。

  当天下午,他操作着两台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防范水稻病虫害,确保水稻增产丰收。

  “春光正好,农时一刻也不能耽误。如今有了农机、无人机帮忙,效率翻倍,一天能作业30余亩。”据了解,80后的小伙柳涛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新农人”,能熟练操作旋耕机、无人植保机、插秧机、抛秧机、拖拉机等农机,练就了农机操作的“十八般武艺”。

  为抓好粮食生产,县里出台了《促进粮食生产十条措施》,镇上又加码了六条措施,谈及今年的生产计划,柳涛告诉记者,他的合作社流转了土地670亩,将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

  “我已经能想到,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说这句话时,柳涛脸上有藏不住的喜悦。

  种植更高效

  建设高标准农田展望新愿景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国之大计,也是每一位农民的愿景。

  在“四高”综合示范区的“模范”带头作用下,长沙县其他乡镇的种粮大户也纷纷趁着这股“东风”,将种植变得更高产、高效,数字化的生产辅助工具已经在长沙县的农田里应用了不少。

  记者了解到,路口镇45家种粮大户纷纷种上早稻,粮食的年总产量预计将会提升一个大台阶。

  在路口镇早稻耕种春播的现场,种粮大户陈尧正驾驶着抛秧机快速穿梭,秧苗瞬间布满田间。

  “在播种环节就可以计算出每亩的苗量。”陈尧介绍,他的荆龙农机专业合作社最大的特色就是水稻工厂化育秧,通过精准播种流水线,做到精准播种,5个人每天可以种200亩大田秧,节省种子,节省人工。

  “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把田犁好了就开始播撒早稻了,现在从耕种到收割操作起来会比以前更省心。”谈起当前的春播情况,陈尧笑着说道。

  

  图为荆龙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大棚。

  而面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个体农户存在缺劳动力、缺机械等问题,路口镇湘旺农机专业合作社有锦囊妙计。

  “去年种了400多亩田,今年已流转接近1100亩。”该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他联合镇域内7家粮食生产主体成立了湘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整合了大型拖拉(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植保飞机、烘干机、抛秧机等各类农机40余台,并建立集中育秧工厂,培育农机操作手20余名,今年预计实现服务种粮面积在5000亩以上,打牢种粮主体农机服务功底。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新型机具操作人员技能,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意识,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连日来,长沙县农业农村局多次开展农机新机具现场演示及农机安全培训,具体指导种粮大户们对履带旋耕机、水稻有序抛秧机、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新机具的使用。

  记者了解到,按照“四高”总要求,长沙县将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为基础,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力,集成配套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良田良制并举、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创新粮食生产新模式,挖掘粮食生产新动能,努力创建全省粮食生产“四高”样板示范区。

  在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发展的基础上,长沙县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指导农民抢抓春耕时节,不误农时。种粮大户们在政府的号召下,纷纷扩大双季稻的种植面积,预计今年全县将落实早稻种子71.4万公斤,粮食总产量10亿斤以上。

  星沙时报4月15日讯(记者 熊冰俏 刘鑫宇)

  信息来源:掌上星沙  责编:丁昕雅  审核:黄聪

  


原文链接:http://nyw.changsha.gov.cn/xxgk/xxgkml/gzdt/qxdt/202204/t20220418_105342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