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湖北省首家智慧农场示范点——武汉永旺智慧农场的两万亩农田开始插秧。15位农机手操纵无人机、智能插秧机并肩作业,1天就完成1060亩稻田的插秧工作,比传统机械作业效率提升30倍。这意味着这个以80后农民为核心的智慧农场示范点,已经跻身全国“智慧农业”第一方阵。
15日上午,00后农机手陶哲搬出一盘盘秧苗,将其放到智能插秧机的苗箱里。点击启动后,插秧机自动向前驾驶,于水田中留下移栽整齐的秧苗。而在另一块田,通过手机设定,无人机低空自动巡航,仅3分钟就给5亩田撒完化肥。这些操作让陶哲体会到不一样的田间劳作:“一天作业几百亩上千亩也不累,这些机械化、无人化后,我觉得农业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智慧农场又叫无人农场,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全流程无人化作业上。给永旺智慧农场提供技术支持的工程师周启春表示,无人化并不是完全无人作业,而是减少高密集的人力劳动。“目前通过一些数据化手段,还有人工智能来代替原来我们完全人为的劳动和人的决策。”
当天的作业完成后,所有作业痕迹都会留在永旺合作社智慧农业系统上。这个系统能实时显示地块高清影像,进行气象监控,向管理者提供农作物不同生长期、不同生长规范的系统化、标准化农事作业要求。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丹介绍,精细化管理、科技化监控能跟踪水稻的生产过程,及时给水稻增补营养,让其增产增量。
作为全省首家智慧农场示范点,永旺智慧农场现有68位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农民。他们通过数字农业基础设施、精准农业智能装备和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完成两万亩农田的耕、种、管、收。“今年的产量肯定会比去年提升10%,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争创全国一流的智慧农场,通过大数据平台,使种植全都能够可控、可溯源,实现更科学、更科技的农业生产模式。”胡丹自信满满地说。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