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桦甸市红升村金鼎昱水稻种植家庭农场采访时看到,村民们借助天气晴好、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正在有序进行水稻育苗作业。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将育苗盘放到传输带上,机器自动添加营养土、浇水、播种和覆土,之后传送至育苗大棚,整齐摆放在苗床上。 水稻种植户金光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育苗都是机械化,村里20多人,早上6点钟开始干活,大概两天时间,育苗工作就能完成,到5月中旬,基本上就可以插秧了。 多年来,桦甸市积累了丰富的水稻栽培经验,优质水稻种植农户依托高水平水稻栽培技术,摸索形成了一整套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做到早准备、早扣棚、早育苗、科学管理、早插秧、早收割。 今年,桦甸市水稻种植面积将达到7.15万亩。桦甸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家通过吉农云、云上智农、吉农码等线上授课形式,对农户进行水稻种植专业技术指导,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204/t20220418_84347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