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江门:“广东第一田”奏响科技春耕交响曲

江门:“广东第一田”奏响科技春耕交响曲

发布时间:2022-04-09 作者:佚名 来源:江门市农业农村局

  人勤春光好,春耕备耕忙。惊蛰刚过,春和景明,江门市的田间地头,农户们抢农时、忙备耕,掀起了又一年的春耕生产热潮,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美景图在五邑大地徐徐展开。

  3月7日,素有“广东第一田”美誉的江门市台山市中国农业公园内,2022年江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正式启动。无人机、收割机、拖拉机、旋耕机轮番上阵,在犁田、翻地、平地、施肥、植保、飞播等多环节大显神通。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岸明,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郑伟仪,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少海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科技范”十足,现代化农机闹春耕

  现场会的田间,各式现代农机装备大秀“智慧”与“肌肉”。机械化育秧、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平整、插秧、机械播种、机械化耕整田、飞防等现代农机“同台竞技”,病虫测报智慧农业控制平台展示“智慧大脑”。春耕会不仅展示了统防统治成果、助农服务综合平台,还围绕数字农业装备技术开展“春耕一站式托管服务”应用,打造春耕云展会。

  机械插秧比赛闹春耕。一声令下,10台插秧机一字排开,10名农机手田间“过招”,展开激烈比拼。打分员目不转睛地盯着插秧机的插秧成果:插秧要端直,不断行、不漏行、不漂秧、深浅和间隔整齐一致。机器不断栽下一株株秧苗,原本光秃秃的田地瞬间染上了新绿。

  与此同时,在多名无人机飞手的遥控下,伴随着急速嗡鸣声,四架大疆T40植保无人机搭载40升农药灵活地腾空而起,裹着薄薄的水雾在农田上空匀速飞行,10分钟便可完成53亩地的飞防作业。

  5a.jpg

  农作物病虫测报智慧农业平台。受访者供图

  空气温度19度,湿度85%,二化螟0,稻飞虱0,大螟0……在会场一侧,农作物病虫测报智慧农业平台正在实时监测病虫害,让种田更省时省力,一个人管千亩田变成现实。“这个系统可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连续作业,完成害虫诱捕、自动采集害虫图像、记录结果、数据传输与分析、小气候信息采集、监控并自动上传至智慧农林物联网平台等系统作业。”江门天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培坚介绍道。

  除了春耕生产现场展示外,活动还设置了现代种业、放心农资下乡、农业机械、农业金融、农产品展示等五个板块。在农业机械展示区,育秧播种机、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轮式拖拉机、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等崭新的农机整装待发,吸引着不少农户驻足围观。随着耕种生产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力生产方式,双手得以解放,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5a_副本.jpg

  农业机械展示

  “我们不断强化科技对江门农业生产支撑作用,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加强农机农艺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农业机械化装备朝着节能、生态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推进江门农业高质量发展。”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江门农机总动力183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化机械水平达67%,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1%,超额完成广东省下达的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发展指标,农机化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成为全省唯一“整市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先进单位”。

  全力抓春耕,打赢稳产保供“第一仗”

  “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充分认识抓好城镇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郑伟仪在讲话中指出,江门市应紧盯目标任务,迅速掀起春耕备耕生产热潮;同时,强化协同联动,汇聚春耕备耕工作强大的能力。

  6.jpg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郑伟仪发表讲话

  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今年,江门市粮食生产目标为播种面积279.76万亩,产量98.76万吨,均较上年略有增长。江门市早谋划、早部署,春耕备耕期间,计划春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约210万亩,其中早稻面积124万亩,预计投入农机总动力49万千瓦、拖拉机14874台、水稻插秧机3234台、农用无人机466台。

  长期以来,江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稳定粮食面积,保障粮食产量。“我市通过抓耕地数量质量、良种良法应用、生产社会化服务、冬季粮食生产、产业链提质增效等五个方面,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农业大市、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江门市的稳产保供能力稳步增强。2021年,江门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79.2万亩,粮食总产量98.7万吨,产量创近7年新高,实现“以粤港澳大湾区1/6的土地生产大湾区1/3的粮食”,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三连增”。

  5a_副本.jpg

  农产品展示

  在粮食生产的长期实践中,江门多措并举,汇聚多方力量,让“打造大湾区粮仓”的口号更响亮。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江门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江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07.67万亩,在建高标准农田面积8.62万亩,计划今年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为全市粮食生产实现面积产量双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生产托管作为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重要举措。江门市以农业生产托管为抓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聚焦水稻生产主导产业,探索构建了“县级服务运营中心+镇级农业生产服务中心+村级托管员”三级协办体系,创新多种托管模式,高效完成省生产托管项目作业面积7.36万亩,惠及农户3千多户。

  “今年,我们农业生产托管目标任务是33万亩,重点发展统防统治、统配统施和收割环节,完善生产托管服务链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台山市天禾农业生产服务中心负责人方志冠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6x_副本.jpg

  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岸明发表讲话

  陈岸明在现场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江门全市要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力量,提升农业价值链和产业链,持之以恒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工作,为守好国家粮食安全底线贡献江门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jiangmen.gov.cn/bmpd/jmsnyncj/zxdt/xwtt/content/post_25477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