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二十四节气·雨水丨春雨贵如油 惠人“补天穿”

二十四节气·雨水丨春雨贵如油 惠人“补天穿”

发布时间:2022-02-22 作者:佚名 来源: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月19日雨水,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主要反映了降水的变化,春耕已经成为惠州大地的主旋律。

  

  

  龙门农民画《节气之歌》,钟永廉画。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侯县军 摄

  

  奏响春耕生产协奏曲

  对雨水时节的解释,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增多,空气湿润、暖和而不燥热,非常适合作物生长。对农业来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在春风春雨的催促下,春耕已经成为了大江南北的主旋律,惠州东江两岸、罗浮山下的农田上,人们驾驶操作拖拉机、旋耕机犁田、翻地、平地、施肥、植保,奏响春耕生产协奏曲。

  不过,有农业专家指出,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较多的时节之一,乍暖又寒的天气对萌发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以及人们的健康危害都很大,要注意做好各种防寒防冻工作。

  乍暖还寒,人们常“春捂”,是针对这样多变的天气特点而条件反射。有医生科普,初春的降雨引起气温骤然下降,不要过早减少衣物。变化的气温虽不像寒冬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所以要加强防御。

  

  正月二十“补天穿”

  “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雨水时节,惠州人将迎来农历一月二十日“补天穿”节,当地人会拿出一种特有的点心给你品尝,这就是惠州有名的“补天穿”,亦即树蒲粄。

  “补天穿”的传说在惠州广为流传,据《山水酿惠州》一书记载,春节过后,春寒雨起,气候变化转入春水天季节,也是春耕大忙阶段,农民正忙着耙秧田、浸谷种、下秧苗。这时候几乎天天下雨,很少晴天。雨水下得太多,没有阳光照射,秧田中的秧苗很难茁壮成长,因天气寒冷,长期被水浸泡,往往会造成烂秧脚,延误农时,影响生产。古时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知识,误认为是天空外壳穿孔造成整天下雨不停。为了修补天空的漏洞,一位老农提议,在农历正月二十家家户户家中用糯米粉和上冷水搓成粉团,放进铁锅内用火煎成圆饼块,然后把煮熟的萝卜丝、猪油渣、生葱作馅料,再将粉块卷成圆柱状,最后把它逐条连接竖起来,用它堵塞天空的漏洞,也许可以见效。大家接受了这一建议,各家各户依法照做,果然生效,在那年正月二十那天,雨停天晴,阳光普照大地,万众腾欢。从此,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便成为“补天穿”节日,村民们都依例做“树铺粄”。

  雨下个不停,靠天吃饭的原始农耕人自然会非常担心。古人这种“天穿”和“补天”的原始意识,实际上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恐惧感和寄望心理的反映,也是农耕时代人们对未来一年风调雨顺的诉求。

  考究文献会发现,补天穿节是我国汉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源于女娲补天传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日期、形式,清代蔡逢恩在惠州府《海丰县志续编》中称,此风自唐已然,李青莲有“一枚煎饼补天穿”之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补天这种民间信仰渐渐式微。不过,在惠州尤其是惠州本地话区域,仍保留着这一节俗。这一天,人们在大门两旁挂起蒜菜,然后做树铺粄,放置露天祭拜上苍后,又将部分薄饼扔到屋顶,剩余的家人聚而食之,谓之“补天”。

  至于“补天穿”的煎饼,为什么在惠州称为“树铺粄”?原来,“树铺粄”的“树”,古义为床,张友仁《博罗县志·方言》释义说:“树即床也,即床上铺设之卧具也,简言之,故曰树铺。”惠州话的“树铺粄”,其实就是指像铺床一样铺平的粄。甜馅的树铺粄吃起来软糯香甜,咸馅的树铺粄吃起来糯而不腻,还带着萝卜的清香。或许正是因为美食的魅力,补天穿节一直在传承和延续。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侯县军

  一审:冉万瑾 二审:韩树峰 三审:吴志云

  


原文链接:http://nyncj.huizhou.gov.cn/zwzc/xwzx/bsyw/content/post_45556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