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机制创新 赋能种业创“芯”

机制创新 赋能种业创“芯”

发布时间:2022-01-18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神农种业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筛选抗病材料。 受访者供图

  最近,神农种业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滑留帅正忙着一件“大事”。

  在实验室主任张新友的牵头下,约20人组成的先期建设团队正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人员,省农科院科研处博士滑留帅也是这个团队的一员。“前段时间,我们已经面试了十几个专业人才,目前正开展考察工作。”1月11日,记者见到滑留帅时,他正在电脑前进一步确认考察人员名单。

  据介绍,神农种业实验室第一批计划招聘1名高级管理人员和2名部门管理人员。其中,高级管理人员岗位非常重要,接受实验室主任的直接领导,主要负责学科布局、整体规划和实验室日常管理等工作,选择合适的人来担任,将为加快推进实验室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惯例,国内大多数科研机构人员配比一般遵循2∶8原则,也就是说,100个岗位中,有20个管理岗位、80个科研岗位。滑留帅说:“这样的比例更便于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管理岗位配置好,科研工作的开展就更为顺畅。神农种业实验室人员最终如何配比,可能会根据科研需要进行调整,当然前提都是为了提高科研效率。”

  万事开头难。筹建实验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是打破体制机制壁垒的省实验室。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实验室在公开招聘管理人才的同时,科研任务一天也没有落下。

  “科研工作具有连续性和持续性,基于自身优势学科和优势团队,我们对科研项目进行了重组凝练。目前,围绕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等优势领域,分别选拔了许为钢、汤继华、张新友、张海洋等首席科学家。”省农科院科研处处长田云峰说,在日常科研工作中,首席科学家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和自主权,包括凝练课题、人才团队搭建等。

  作为独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前不久,省委编办专门为神农种业实验室颁发了法人证书。根据省委部署和要求,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运行机制,神农种业实验室都将与省农科院等事业科研单位不同,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两方面同时发力。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吸引人才、改善条件、资金保障来取得进展,但技术创新成效的最大化,必须有体制机制创新作保障。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引育创新人才。加大柔性用才、项目引才力度,整合省级重大人才项目,建立高端人才举荐制度。“神农种业实验室求贤若渴。”田云峰说,实验室正通过完善职称评聘、绩效分配等激励机制,强化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服务保障,形成吸引一流人才的强大磁场。

  “设计并逐步建立有利于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才能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助力种业创‘芯’高地上起高峰。”田云峰说。

  顶层设计不断推进,基础研究一日不敢耽搁。这段时间,在省农科院花生基因分型实验室,孙子淇博士一直在利用高通量分子育种平台筛选抗病材料。

  “不唯论文,但唯实绩。唯一的压力就是创新本身。只要有好的创新想法,实验室会创造一切条件帮我们实现。”孙子淇说,神农种业实验室为创新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大舞台,营造了潜心科研的好生态。

  采访中,田云峰还向记者透露,他们正忙着筹备神农湖国际种业和产业论坛,这是由神农种业实验室和国家生物育种中心联合举办的重要活动。希望借助一流学术交流平台,面向海内外学习先进科研方法和科研思路,并进一步扩大实验室的影响力。(记者 刘晓阳)

责任编辑:王志远
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2/01-17/23836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