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武海波张丽莉
图为霍金正在大棚内劳作。记者陈琦嘉摄
滦河水畔,排列整齐的一座座农业温室大棚,一眼看不到头。
掀开厚厚的棉门帘,记者弯腰钻进其中的一个大棚,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一株株翠绿的黄瓜秧长得正欢,一位老汉正俯身侍弄。
“大爷,您在忙啥?”
“掐黄瓜秧上的卷须,要不,影响黄瓜生长。”
说话间,老汉直起身,看上去六十八九岁的年纪,古铜色的脸庞上布满了晶莹的汗珠。
“您这么大岁数,为什么还这么铆劲儿干?”
“农村人闲不住,再说了,总书记早就讲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咋能光待着不干活?”
说话的老汉正是霍金。今年8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期间,曾来到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看望霍金一家。
霍金带着记者出了大棚,走进自己的屋子。随后,他从柜子里拿出一张纸,上面写有“2021年8月24日”这个日期。“这是总书记来我家的那一天,这个日子我肯定不会忘,比自己的生日都重要!”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霍金不禁满脸笑容:“总书记问我生活状况、家庭收入,像聊家常一样。总书记还说,‘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听了,真让人起劲儿!”
起劲儿的,不仅仅是霍金。
大贵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双军介绍,习近平总书记离开村子时,村民们热情欢呼:“总书记好!”总书记祝愿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这让全村人倍感振奋。如今,按照全市的整体安排部署,大贵口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谋划了基础设施、农业产业、村庄绿化等14个项目,完成了“五清三建一改”“五网入地”等工作的年度目标任务,山谷市集电商平台也已正式运营……
霍金说,这些年来,村子一直在变化:他的家从交通不便的深山沟,搬进了村里统一建设的新民居;村里搞大棚种植的人家不断增多,不少人还开始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草莓、葡萄、大樱桃等作物;村子成功引资建成了莲花山景区,不仅让村集体有了稳定收入,还让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
“总书记来过我们村后,身边的变化就更快了。”霍金说,“在村里的统一安排下,家家都给做了外墙保温,安装了自来水,村里的大街小巷也更干净了,还有许多事我说不周全,反正大家的心气都很高!”
大家的心气高,霍金更是劲头十足。记者注意到,不管是侍弄大棚里的秧苗,还是登上大棚后墙,打开放风口为大棚通风降温,他都手脚麻利、动作利索。
“怕我累着,儿子早就不让我们老两口种大棚了,可是我闲不住。”霍金告诉记者,他们夫妇在家种大棚,两个儿子在外务工,日子过得很是不错,今年全家收入最少也能超过20万元,“现在政策这么好,大家的干劲都挺足。大家一起干,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