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建平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建设三大产业基地为主线,以做好“三篇大文章”为途径,加快绿色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品牌农业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近年来,该县紧盯一产做优的发展目标,以榆树林子镇下窑沟番茄、深井镇章吉营子草莓、万寿街道小平房南果梨、沙海镇五营子香瓜、小塘镇新城西葫芦等基地为依托,全面打造“环高铁高效果蔬经济带”。目前,该县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4.5万亩,年产优质设施果蔬12.5万吨,产值4.5亿元。
在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该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将杂粮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发展主导产业,以国家级“一镇一品”示范镇朱碌科镇为中心,辐射东部10余个乡镇,种植有机杂粮110万亩。以怀志米业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全县129家杂粮加工企业,做实“百万亩优势杂粮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现代畜牧产业在温氏、正邦、牧原、天勤牧业等企业的带动下,已建成规模化养殖场674个,猪牛羊禽年出栏量分别达到141万头、5.3万头、90万只、1292万只,各类肉产总量达到15.8万吨。依托鑫枫牧业牛羊屠宰加工、“华之源”肉驴加工等项目,做大做强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实现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同时,该县引进农业物流项目,建成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全力打造西接京津冀、北连蒙吉黑、区域性规模大、功能完善、辐射范围广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在建设三大基地的同时,该县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继续实施化肥“零增长”、农药“负增长”行动,争取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全力创建国家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县。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按照“因地制宜、按流域、整村整乡推进”原则,落实“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项措施,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管护到位。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同时,按照“省级美丽宜居村”标准,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建平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形成农业农村基础数据“一张图”,并搭建“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农产品展示展销等平台,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数据链条。同时,重点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参加评选省级外贸出口基地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建平小米”“建平红小豆”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全力推广朱碌科小米、王老汉小米油、土妮小米锅巴等7个企业自主品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方式,带动4万农户进入产业链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